林曉萬萬沒想到,堂堂縣乾部竟然如此無恥。
他很想發作,可是見吳言輕輕搖頭,就隻好耐著性子繼續談。
“各位,縣裡資金緊張我們理解。現在這個時代,國家正在發展,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錢。不瞞你們各位說,蓋兩棟宿舍樓的錢,我們公司是有,但這錢是國家的專項資金,隻能用來進行高速公路的建設,彆說我了,我們大老板也沒有權利拿這些錢乾彆的。”
高局長皮笑肉不笑地說:“林總這麼說,就是沒得談嘍?”
“是的,出錢蓋樓這個事兒,我做不了主,也沒人能做主。”
“唉!縣裡的發展建設,看來上麵是不管了啊!”
林曉都要被氣樂了,“高局長,你口口聲聲說縣裡窮,縣裡要發展。我們的高速公路從你們縣裡經過,難道不是促進你們縣發展的大好事兒?”
“嗯,是大好事兒。可具體好不好,那是以後的事兒,就算是好事兒,跟我們兩個局的職工也沒有直接關係。這跟家屬樓能一樣嗎?”
林曉冷笑,“你們就不怕阻礙我們征地,我們的高速公路改道從彆的縣走?那你們可什麼都得不到了。”
高局長跟招商局長對視了一眼,顯然他們也怕造成那種局麵,那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可是,這麼大的財神爺,要是不拿點好處,他們說什麼也不甘心。
建設局那位管局長見場麵僵住了,連忙說話了。
“林總,高速公路改道那是多大的事兒?您這麼說,我可不大相信。”
高局長他們一聽,也是哈!這都眼看著修到縣境裡來了,怎麼改道?於是底氣又足了。
林曉見沒嚇唬住他們,心裡也是暗暗叫苦,確實不能輕易改變線路的。如果改道,不光是要重新勘測耽誤大量的時間,之前已經修好的兩座高架橋也要廢掉了,那會讓幾個億的資金打了水漂。
吳言當然也知道這些事情,所以他沒動聲色,隻是悄悄示意林曉接著談。
林曉憋了一肚子火氣,可吳言沒表態,他也隻好耐著性子繼續跟這些不要臉的人扯下去。
“蓋樓的事情確實不行。如果隻有這一個要求,那今天恐怕就談不下去了。我會跟老板彙報一下,說不好,老板壯士斷腕,真把高速公路改了道也沒準兒。”
林曉的老板,那當然是通天的大人物,高局長幾個人互相看了看,也不想把事情辦砸,建設局的管局長隻好開口了。
“林總也彆生氣,我們也是為縣裡的乾部們著想。其實呢,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哦?管局長有什麼高見,不妨說說看。”
“高速公路從咱們縣經過,這是大好事兒,我們也是舉雙手讚成的,一定會全力支持。”
林曉語帶諷刺,“可是今天各位辦的事兒,可不像是全力支持啊!”
“高局長他們也是沒辦法。要我說,蓋家屬樓的事情既然行不通,那咱們不妨換個思路。手續呢,我們儘快辦,路照常修,但是縣裡總不能什麼好處都落不到,白忙活一場。”
林曉不耐煩了,這幫子基層乾部,職位算不上多高,打起官腔來一個比一個溜。“管局長,你就直說,有什麼辦法吧!”
管局長被駁了麵子,可是為了雁過拔毛,還是忍了。“要修路,總得有單位吧?要我說,縣裡這一段,就交給當地的公司來負責修,這樣一來,路也修了,縣裡也有了稅收,不就一舉兩得了嘛!”
“這怎麼行?高速公路這麼大的項目,是要經過公開招標的!”
“這個好辦啊!咱們當地的公司也不止一家,參加招標不就行了?招標不過是走個過程,誰中標,還不是你們一句話的事兒嘛!”
林曉剛要回絕,吳言隱晦地使了個眼色,於是他話一出口就變了,“這也算是個思路,不過我一個人決定不了,要先跟公司商量一下。”
幾個“劫道”的局長雖然沒有達成目的,但見林曉稍微鬆了口風,也沒敢逼得太緊,畢竟未來投資集團的來路他們也是知道的,不能得罪狠了,就結束了會議,約好兩天後再聯係。
回到賓館,林曉單獨來見吳言。
“老板,他們這也太明目張膽了吧?”一進屋,林曉就氣呼呼地抱怨開了。
吳言安撫了一下,想了想,又撥通了省裡主管招商那位領導的電話。
“什麼?這些乾部竟然這樣做事的?真是太不像話了!你放心,我會向有關部門去交涉的。”
這位領導是通過謝天順介紹認識的,吳言不想太高調,所以謝天順也沒詳細說明吳言的身份。但人家很給謝天順的麵子,所以之前打掉劉癩子那些人,確實是出了力的。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那個領導的電話打了過來。他有些為難地先是給吳言道歉,說自己事情沒有辦好,然後又隱晦地提了一句,說縣裡後麵提出的方案,省裡有領導覺得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既走了正規的招投標流程,符合國家規定,又能讓地方從中獲益,算是一個雙贏的局麵。
掛了電話,吳言沉默了半天。
電話開的免提,所以林曉也聽到了對方的話。他心裡有些不忿,領導們話說得是挺漂亮,但這不就是讓他們直接把工程留給當地嗎?所謂的公開招投標,也隻不過是個障眼法,給外人看的而已。
憑吳言的地位,怎麼可能受這種氣?其實吳言的具體職位和地位,林曉也隻知道一點點而已,但隻憑未來投資集團全資幫國家建設高速公路,隻要把這件事投訴到上麵,肯定能解決。
吳言當然知道這一點,都不用投訴,隻要他把龍組的證件拿出來,即使是省裡,也不敢乾涉征地和招標了,可他們心裡會情願嗎?麵子上開綠燈,私底下還指不定會使多少小手段出來,總不能每次大事小事都拿身份來壓人吧?
閻王易交,小鬼難纏,就是這個道理。
“那就給他們這個機會,隻要他們資質滿足要求,就讓他們中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