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明火器_闖王圍城,帶10億白銀穿越崇禎_思兔閱讀 

第44章 大明火器(1 / 2)

京師武器生產,主要有兩處。

一處是工部虞衡清吏司下的軍器局和鞍轡局。

一處是內府的兵仗局。

崇禎寵信紈絝子弟李國禎,任他為京營總督,還讓他帶三大營出城訓練,還大手一揮,要炮給炮,要槍給槍,差不多把內府兵仗局的武器都給搬完了。

三大營撤回京師之時,匆匆忙忙,那些笨重的火器,也差不多全扔了、燒了。

這會兒要守城,火器家底,就隻有靠工部的軍器局。

崇禎騎上烏騅馬,策馬疾行。

王承恩、李若璉和一群錦衣衛,也都上馬奔馳,緊緊跟上。

崇禎趕到軍器局的時候,內閣首輔範景文,正帶著一群工部官員,逐一檢查火器呢。

“不知陛下大駕,臣失禮。”小跑過來行禮的首輔大人,有些緊張。

他身後,跟著工部的一群官員,個個身形憔悴,個個都是黑眼圈。

想必都奮戰了一夜,還不得休息。

其中一個,尤其顯眼,他身材高大,金發高鼻,藍眼還戴一副西洋眼鏡,是個外國人。

崇禎知道,他就是德國天主教傳教士湯若望,是個不可多得的火炮專家,著有《火攻挈要》一書。

湯若望還精通曆法,協助徐光啟完成了《崇禎曆書》,賜欽天監監正,是欽天監第一個洋監正。

除了《火攻挈要》和《崇禎曆書》,崇禎最看中的,還是湯若望翻譯的德國礦冶學《礦冶全書》,定名為《坤輿格致》。

全書12卷,涉及礦業和相關冶金工序的每個階段,隻可惜,該書未及刊行,便在戰火中遺失了。

這本書,可是至寶。

崇禎要開挖十大金礦、十大銀礦,這本書至關重要。

崇禎要煉鐵、煉銅,發展大明工業,這本書也至關重要。

“元輔辛苦,諸位愛卿辛苦。”

“陛下,流賊都打到皇城根了。臣擔心火器不夠,特率屬臣來查看。”

“看了,夠嗎?”

“陛下,遠遠不夠!”範景文不敢隱瞞,沮喪著如實說。

“咱大明,都有些什麼火器?”

範景文急忙走在前,邊帶路,邊介紹。

“陛下,這邊是紅衣大炮,一共有四十門。”

“隻可惜,有兩門大炮,試射的時候炸膛了。”

崇禎看過去,隻見兩名軍士,正跪在兩門炸膛的紅衣大炮之後,瑟瑟發抖。

大明火器兵器製造,依照大秦國相呂不韋之法,每件火器兵器上,都刻有鑄造時間、軍匠姓名,為的就是方便出了事故,查找責任人,一查一個準。

誰製造,誰負責,終身製!

特彆是火器,一出事,就是大事。

使用火器的人,最怕炸膛!

試想,敵人正在攻城,你正要向敵人開炮呢。誰知,炮一點,炮彈沒發射出去,把自己的陣地給炸了,死傷無數,這特麼不是殺敵,是玩火,是自殺,誰還敢用?

或者,你拿著一把火槍,正瞄準敵人射擊呢,誰知,很不幸,炸膛了,手指炸斷了、眼崩瞎了、下巴崩斷了,一個帥小夥,秒變歪瓜裂棗。

下半輩子,你特麼就是殘疾人,一輩子就毀了。

所以,將士們愛用的三眼火銃,後頭一根鐵棒相連,跟前麵完全隔絕開來,保持了一段安全距離。

雖然效率不高,準度不夠,但安全呐,新手都敢用。

崇禎上手摸著炸膛的紅衣大炮,三米多長的炮管,已經開了三條裂,不能再用了。

那個年代,煉鐵工業還不足,鐵水中的硫、磷等雜物清除不乾淨,炮管容易鏽蝕。

如果不注意維護保養,再一味追求彈藥多、威力大,就容易炸膛,在所難免。

“陛下,根據律法,軍匠劉希、周坤當死罪!”

聽到這話,跪在地上的劉希、周坤不住磕頭,抖得更厲害了。



最新小说: 他曾是我的整個青春 破封之劍 如果生活可以選擇 穿越農門之嬌女養家記 楊小娘子進化史 女將華裳 鷺雙昔昔辭 爭霸嵐緹域 海島求生:從劃船開始簽到 鱷湖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