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謹也知道北中城難攻,他隻是圍而不打,並且派人向楊忠勸降。
長安城內也派來使者,傳來唐王的命令和皇帝的詔書。
皇帝寬恕了元子攸的罪過,要求他立刻去處偽帝稱號,向長安稱臣投降,顧念他是被逆賊爾朱榮擁立的,可以寬恕他的罪過。
如果元子攸不投降,那日後洛陽生靈塗炭的帳就要記在他的頭上,那再沒有寬恕的機會了。
這份勸降書,通過懸鏡司安排在洛陽的細作,迅速散布於洛陽城中,很快就洛陽城內就傳遍了。
緊接著,於謹又將高敖曹的屍首送到了北中城,楊忠立刻將送到了元子攸的麵前。
元子攸驚慌失措,他再次召集公卿大臣開會。
不出意外,這一次所有大臣的意見都是投降。
元子攸不甘心,但是他身邊也沒有可以商量的人,奚毅被他派去河南募兵征糧,楊忠在北中城戍守,高敖曹身死,元子攸讓群臣散去,環顧四周,隻剩下蘇順這麼一個宮人在冊。
這些年來,蘇順對元子攸可以說是忠心耿耿。
最難得的地方,是他知道進退,除了服侍元子攸之外,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會發表意見。
元子攸奪權的時候,蘇順也冒著風險往來串聯。
不過這些年來的相處,元子攸也看出來了,蘇順並不是沒有想法,隻是擅長藏拙罷了。
元子攸看向蘇順問道:
“你有什麼想法?”
蘇順立刻用慣用的回答說道:
“奴臣不過是殘缺之人,哪裡能對朝廷大政有什麼看法。”
元子攸歎氣說道:
“都到了這個地步,朕想要聽聽你的話。”
蘇順看著禦座上的元子攸,就算是被爾朱榮囚禁的時候,他也沒有這麼沮喪過。
那個時候元子攸還有信念支持,大魏的問題是奸臣當道,隻要自己親政掌握權力,一切就都能好起來。
但是親政之後,元子攸才發現,很多事情真的不是他能夠改變的。
僅僅是控製洛陽和河南這點大的地方,都鬨出不少幺蛾子來,這麼長時間他連內部的問題都沒能處理好。
元子攸這才明白,蘇澤能夠將關中治理得那麼富庶,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蘇順低著頭說道:
“陛下,除了投降之外,您還有其他路嗎?”
元子攸神色一黯,洛陽已經四麵重圍了,如果不投降,自己還真的沒有其他出路了。
但是元子攸也有自己的堅持。
亂世之中,能夠走上前台的,都是有大毅力大堅持的人。
元子攸一輩子所想的就是振興元魏江山,為了這個目的,他可以在江陽王元乂麾下忍辱負重,他可以在妖後執政的時候蟄伏,他也可以甘心在爾朱榮控製下當一個傀儡。
如今蘇澤肯定要代魏自立的,這讓元子攸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蘇順將頭磕在地上,對著元子攸說道:
“陛下,大魏的江山早就已經亡了啊。”
元子攸聽到這句話,罕見的失態站起來,他臉上漲紅想要發怒,卻又頹然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