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錢弘佐正式頒下教(第四聲)書,新辟樞密院,用來決策軍事戰略、戰前作戰方略的製定以及負責內外兵司、地方衛軍的軍事調動,另外也負責敵國情報的刺探。
(貓頭按皇帝頒下重大製度變革的旨意叫製書,國王不能叫製書,隻能叫教書)
首任知樞密院事錢弘佐交給了張濟廣,張濟廣在福建歸來後,就任兵部尚書,此前也長期與武事打交道,雖然在福建,張濟廣的戰績不怎麼樣,但是吳越國打過仗的文官就那麼幾個,隻好矮子裡麵拔高個了。
樞密院的職能很明顯侵奪了原本宰相的權柄,錢弘佐為了安撫首相林鼎,加其為太保、食實封增一百戶。
樞密院下設多房,目前搭起來的支差房,負責軍事決策與調動,看職能,就知道支差房權柄極大,但分管官員的任命卻是讓大家十分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錢弘佐任命了閩國降將林仁肇為樞密承旨,正六品,負責支差房。
林仁肇作為降將,卻在關鍵的龍津之戰中頂住了攻擊,功勞是實實在在。他精通兵事、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任支差房也在情理之中。
另有虞候房,負責敵國情報的偵查與刺探。這個房由錢弘佐第一次征閩時的侍衛吳達輝主管。眼下的主要方向,一個是南唐方麵,另一個便是南漢國了。
忙完了這些,錢弘佐又馬不停蹄地處理起先前的二作稻風波,謝幀嘉被罷官,陳誌友彈劾謝幀嘉,也同樣被罷官免職。
但錢弘佐仔細看了陳誌友改良後的“稻麥間作法”,深以為此人是個人才,罷官真是可惜了,又很快起複他為處州通判,命他在處州推廣他的“稻麥間作法”。
陳誌友的“稻麥間作法”,不是簡單的將兩季的稻換成一季的稻和一季的麥,而是因地製宜,水利條件好的,用稻麥複種,即在同一塊土地上輪流種麥和稻,一年兩熟。水利條件不好的地方,則推行“異地二種”,即高田種麥,低田種稻。浙東有許多山嶺,很多山地和坡地可以開辟出來種麥。
陳誌友建議“所開之高田,不增糧稅。佃戶輸租者隻有秋課,種麥之利,獨歸客戶”,也就是說佃農們有餘力的,可以去開荒種麥,誰開荒,誰所有。種麥又不征稅,調動農戶們的積極性。
錢弘佐有擔心,問“萬一農戶們都去種麥了,沒人種稻米了怎麼辦?”
陳誌友呲牙一笑“江南百姓,獨愛吃大米,麥麵隻為雜糧,因此賣不出高價,隻能自己填飽肚子。”
錢弘佐點點頭,心說陳誌友這個人還是挺負責任的,調查得很細致,這“稻麥間作法”比起草率的“二作稻”,要靠譜多了。
最近,好消息不斷。他新納的妃子——趙氏、仰氏、顧氏接連生產,受寵的趙氏、仰氏都生的是女孩,不受寵的顧氏反倒是生的兒子。
錢弘佐有些撓頭,原本他計劃誰生下兒子就冊封誰當王後的,這樣世子的名分也就易主了。不巧的是,偏偏不受寵的顧氏誕下了兒子。於是,換世子的事隻好又再次擱置。
女郎中唐姑娘這回連續接生了三個產婦,功勞甚大,錢弘佐對她父親唐懷允開玩笑道“你女兒也大了,嫁不出去了,不如索性入宮為妃如何?”
唐懷允麵色一滯,隻好道“她是殿下的臣子,當由殿下定奪,臣不敢置喙。”
當初唐懷允故意隱瞞自己有個女兒的實情,其實就是不想讓她卷入危險的旋渦。而後宮,更是風暴眼,稍有不慎就要粉身碎骨,更有先前的杜氏遇害案,讓唐懷允愈發覺得後宮險惡。
過了不久,錢弘佐覺得下腹有些不舒服,按著有點疼痛。本想招女郎中唐姑娘來給瞧瞧,不過一想她主要看婦科,自己招她就有點刻意了。
便招來了專治內科的太醫診病。
太醫望聞問切看完後,又請來同僚再確認了一遍,方才給錢弘佐開方。
錢弘佐奇道“是什麼病症?要如此慎重。”
太醫躬身道“大王關乎社稷,豈能不慎重。大王是痰熱內擾,引起的脾胃擾亂、消化不良、上腹不適。”
錢弘佐點點頭,好像說得有道理,病症也對得上。
太醫開完方子,便交由太醫院驗方,然後抓好的藥,自有人送來。
太醫開完了方子,沒返回太醫院,卻是直奔許氏住的千壽堂。
許氏自切除甲狀腺後,初時身體還挺好,但日子久了,沒有了甲狀腺,身體也漸漸變差了,日常覺著乏力,已經很少管事。
“臣萬死,大王有恙,臣不敢隱瞞娘娘,特來稟報。”
許氏也是被嚇了一跳,錢弘佐才二十歲,身體健康,小毛小病也不至於如此,忙急急追問。
“大王得的是腸癰。”
許氏眼前一黑,天旋地轉,差點暈過去。
腸癰就是闌尾炎,在古代,慢性的還能用湯藥、針刺治治,身體好的能扛過去。若是急性的,那幾乎是十死無生。
錢弘佐忽然發現許氏和嬪妃們時常來看他,按照殘存的21世紀的經驗,恐怕自己的毛病是不輕的。
連著幾日,服用湯藥後,症狀稍有緩解,但一勞累,疼痛更甚,太醫來請示,請求用針刺治療。
錢弘佐可是有著21世紀的記憶的,用針紮到肚子裡,萬一紮穿了腸子,豈不是要腸穿肚爛?
其實中醫確實是有用針紮刺病灶的治療手段,隻是需要技藝非常高超。
錢弘佐怒問太醫“孤到底得的什麼病?”
太醫在逼問之下,隻好如實相告。
錢弘佐稍微翻了翻醫書,感覺這所謂的腸癰應該就是21世紀的闌尾炎,放21世紀,那不過是小手術就能治愈。可惜放在這殘唐五代,若是發作起來,妥妥的絕症啊。
難道說自己記憶中錢弘俶之所以是吳越國王,就是因為自己英年早逝?
“二十歲,我才二十歲!”錢弘佐心中哀歎。
“我還有多久?”錢弘佐聲色俱厲,質問太醫。
太醫惶恐道“殿下目前發作不急,看來是緩症,臣等施以湯藥,尚有轉圜餘地。醫典上載有方劑如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敗醬湯,對腸癰都十分有效。”
喜歡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