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心思的作祟下,“愈”字訣也就應運而生。
而櫻落落對於“愈”這個字的理解,卻是源於現實世界的醫學理念和技術。
因此,她追求的是由內而外的治愈傷痛和病情。
當“愈”字訣最初激活的時候,櫻落落是非常興奮的,哪怕隻能治愈小動物身上的傷口。
但隨著這能力通過不斷習練逐漸增強,她已經能讓普通人的傷勢儘複。
而有一次,一戶普通農戶的母親因為頑疾,已被醫館宣布醫治無效,要準備後事。
病急亂投醫之下,偶然聽說“櫻聖女”能治百病,那農戶就直接背著母親上櫻家求醫。
一方麵是耐不住那農戶的苦苦哀求,另一方麵櫻落落也想起了自己初到這個世界時就逝去的母親,有些共情,於是出手了。
她一共使用了三次“愈”字訣,就將那農戶母親硬生生治好,不但頑疾儘去,人也恢複了普通人應有的健康!
這一下,櫻落落頓時聲名大噪,上門求醫的人絡繹不絕。
櫻落落畢竟心善純良,從未拒絕,“愈”字訣也逐漸使用得爐火純青。
而那些獲得救治的人,都說聖女是天仙下凡,專為救苦救難而來。
因而在家中給櫻落落立了長生碑,日日叩拜,向她祈福禱告,寄望能獲得庇佑。
這樣的事越來越多,也就越傳越離譜。
到後來,全金陽國都知道了,“安遠城中有聖女,儒家傳世治百病”。
···
金陽國皇帝號灼陽。
灼陽帝雖已是古稀之年,但因有修為在身,身體卻是十分強健。
但灼陽帝的子嗣卻並不多,隻有兩個皇子。
這年,他的愛妃卻為他誕下一女。
灼陽帝喜不自勝,封其女為櫟陽公主,取其積極、光明之意,可說是對這孩子寄望頗高。
然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櫟陽公主,卻在十二歲左右逐漸顯出異樣。
她總是情緒低落,以淚洗麵,且食欲不振,好似對一切事物都失去了興趣。
這讓灼陽帝心急如焚,宮內禦醫、宗門聖手輪番治療,卻都收效甚微。
隻說這是一種罕見的心病,民間偶有所見,此病隻能以藥物加以控製,但恐怕難以根治。
修者的手段都無效,灼陽帝也無可奈何。
此後櫟陽公主就成了個藥罐子,每日服藥不輟,讓灼陽帝既傷痛,又擔憂不已。
而持續了近兩年後,櫟陽公主的病情卻突然加重。
她的記憶力也逐漸衰退,有時甚至記不起來自己是誰。
恰在此時,灼陽帝得知了櫻落落之能。
原本他也對“櫻聖女”的儒家學說極為稱道,早已有心與她一見。
又得知她還能治愈各種頑疾,神乎其神,頓時心中熱切起來,這才有了宣召櫻落落進京麵聖之事。
儒家學說最是利於君主教化百姓,鞏固統治。
金陽國中自是早有那有識之士仔細研究,對櫻落落讚歎有加。
因此對櫻落落進京之事,也極為期待。
可人心終究是隔著一層肚皮,有人盼著金陽國好,自然也就有人盼著金陽國國勢衰弱。
這樣的人,自然不喜歡櫻落落的儒家學說在金陽國發揚光大。
如果她麵聖後,加官晉爵,從官方層麵認可了儒家學說,金陽國勢必會更加穩固,那就不符合這些人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