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補玉蘭的地位,當補天閣偶然展露出來的在機關術上的興趣和天賦時,得到了門中重視。
但也有人提出過異議“研此小技,是否本末倒置,浪費了那孩子的修行天賦?”
不過補玉蘭卻力排眾議“無妨,天閣既然喜歡,就讓他試試。”
因此補天閣得以開開心心地研究他的機關術。
而當他在門中物華閣偶得一本《樞機秘典》後,在機關之道上的進展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那本《樞機秘典》應為蒹葭派一位前輩手書,其中許多設想都讓補天閣驚詫不已。
可惜這位前輩當初並未將機關術一道發揚光大,也不知道是為什麼,補天閣也無從查證。
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後,補天閣已經在門派中小有名氣,以其精湛的技藝和層出不窮的新奇構思贏得了同門的讚譽。
危樓的第二層也被劃歸補天閣專用,用於研究機關術。
當初補天閣知道危樓的名字後,倒是想起了華國流傳已久的一首古詩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不過他卻默默吐槽過“既然這樓這麼高,為什麼不直接叫‘摘星樓’?非要叫‘危樓’,搞得像是要被強拆的危險建築一樣……”
吐槽歸吐槽,危樓自然不會被強拆,相反,它結結實實地矗立在湖心小島淩波嶼上,從未掉落過一木半瓦。
危樓那八角形的第二層空間頗大,被有序地分隔成數個小間和一個大坊間。
此刻,補天閣正在大坊間中,沉浸在他的機關術研究世界裡,手中的工具不斷變換,各種金屬零件在他手中靈活組合,仿佛賦予了生命。
每當一個新的機關構思成功實現,他的眼中都會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和自豪。
然而,機關的製造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不時的“哢嚓”聲是金屬斷裂的聲音,“吱吱”聲是零件摩擦的噪音,“哐當”則是某個部分突然脫落撞擊地麵的響聲。
儘管這些聲音在寧靜的山間顯得尤為刺耳,但對於補天閣來說,它們卻是進步的音符,每一次的失敗都讓他離成功更近一步。
“咚咚咚。”
突如其來的有節奏的敲門聲打斷了補天閣手中正在進行的工序。
他隻好揚聲喊道“進來!”
大坊間的大門開啟。
一個靚麗的身影走了進來“補師弟,這頭機關牛好像出了點問題,購買的王師弟說它的耕作速度和降雨效率都變低了。我仔細查看過,卻查不出是哪裡有問題。”
來人是補天閣的師姐蔣瑩,年約十八,雖身著青灰色的袍服,卻也難掩其麗質。
但她身後卻牽著一頭大牛,乍一看像是真的牛,仔細看卻能發現主體是木質和金屬交接的。
她與那機關牛站在一起,倒是頗有幾分美女配那啥的意味。
蔣瑩是門中另一位長老的弟子,因為對機關術也顯露出了幾分興趣,被指派過來協助補天閣,歸他管轄。
除了蔣瑩,還有另外兩個男弟子,分彆名許敢當和段伍茲,都是補天閣手下的“勤雜工”,不過這兩人此時都不在危樓中。
如今補天閣在蒹葭派中頗有聲譽,且業務範圍……有點廣。
他早已不再局限於製作機關弩、機關爪這種小巧的機關,而是開始製作更大更複雜而又精巧的機關,機關獸在他手中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