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靖淳倒是沒有太在意,而是繼續講述
“太子愛富貴成婚頗早,萬幸為愛家留下了一個年幼的遺腹子。而永平帝在痛失愛子後,心中的苦悶與怒火交織,難以宣泄。就在這時,東北方的扶風國悍然入侵南暻國……”
人族內戰連連,他國發動戰爭原本也不算什麼稀罕事。
但此次事件卻正好觸碰到了永平帝敏感的神經。
他在哀痛與憤怒交織的心境下,毅然決定親自踏上戰場,他渴望通過一場毫無保留的征伐與輝煌的勝利,來宣泄內心的創痛與仇恨。
然而,戰場之上,冷酷無情。
永平帝因痛失愛子的沉重打擊,在指揮作戰時偶露心緒波動,做出了一些倉促而不夠審慎的決策。
在一次至關重要的戰役中,他不幸陷入了敵軍的嚴密包圍之中。
儘管他展現出非凡的英勇,親自衝鋒陷陣,但終究因體力耗儘,英勇戰死沙場,他的輝煌成就與未竟之誌,一同被黃土掩埋,成為了永恒的遺憾。
當南暻國的軍隊得知永平帝不幸戰死的消息時,全軍上下沉浸在悲痛與憤怒之中。
若是按照正常情況推斷,禦駕親征的皇帝戰死,這軍心,隻怕就要散了。
但是,永平帝在位期間,勤勉治國,實施了一係列惠及民生的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南暻國的繁榮與安定,使得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因此深得民眾與軍士們的擁戴與愛戴。
因此,永平帝戰死之事並未使出征將士們士氣低落,反而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昂鬥誌。
他們立下誓言,要為永平帝複仇,全軍上下團結一心,意誌如鐵。
在另一位兼具智慧與勇氣的將領的英明指揮下,他們巧妙利用地形優勢,結合精妙的戰術布局,最終成功抵擋住了扶風國的猛烈進攻,並將其擊潰,扞衛了國家的和平與安寧。
愛晶聽到此處,心中雖有那麼一絲傷感,卻也不由暗笑“完了完了,玩脫了啊!”
當然,這話隻能在心中想想,卻不能跟愛靖淳說,他插言問道“真太子死了,皇帝也死了,隻要愛歲遠不說,那豈不是誰也不知道前往天淵城的其實是假太子了?父皇,後來如何了?”
愛靖淳頷首,沉吟道“這假戲,終是成真了啊……”
國家不可一日無君,永平帝的突然戰死,使得南暻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太子”此刻卻遠在天權王朝,群臣心中惶恐,險些陷入混亂。
在這危急關頭,南暻國的群臣緊急商議,決定聯名撰寫一封奏書,火速送往天權王朝的國都,懇請援助。
奏書中,他們詳細陳述了南暻國近期所發生的重大變故,並說明了當前的困境。
太子原定於天淵城求學十五年,如今尚差近一年時間。
然而,他們不得不懇請天宸皇恩準太子提前回國繼承皇位,以穩定國家大局。
太子在天淵城實為質子之事畢竟太過於丟臉,所以南暻國對外有所隱瞞,一直宣稱太子將在天淵城求學十五載後而歸。
天宸皇在知悉南暻國的請求後,並未刻意刁難,而是深思熟慮後,準了南暻國群臣的請求,同意讓太子蔣禦雄提前回國。
天宸皇的寬宏與理解中,其實暗含了他對蔣禦雄多年培養的信任與期待。
蔣禦雄在天淵城的十四年,雖然南暻國國內沒有任何關於他的消息,但他卻是在那裡度過了充實而磨礪的歲月。
天宸皇對他的培養,不僅僅局限於治國之道,更在於塑造他對天權王朝的認同與歸屬感。
蔣禦雄在求學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如何管理國家,更在智謀與修為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成長與蛻變,都是天宸皇精心培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