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冉再宇還沒有到瀾滄縣上任,兩個人在小飯館一起吃飯的時候,冉再宇就說過會幫王寨鄉解決人的問題。
“你剛才說,跟倪書記一起到王寨鄉的,是林業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規劃局和環保局的負責人吧?”
冉再宇跟宋思銘確認。
“對,這四個局的局長。”
宋思銘補充道。
“那人手就從這四個局解決。”
冉再宇給出答案。
“從這四個局解決?”
宋思銘還是沒明白。
冉再宇繼續說道:“倪書記帶著這四個人,就是讓這四個人去挑毛病,誰挑出來的毛病誰負責嘛,我會以縣政府的名義,成立一個督導組,組員從這四個局抽調,進駐王寨鄉,對青山古城這個項目進行督導,什麼時候,把存在的問題都整改完了,什麼時候督導組再撤回來。”
“呃……”
宋思銘終於理解了冉再宇的意思。
名義上是督導組,實際上是支援組。
不但發現問題,還要親手解決問題。
“這樣掛羊頭賣狗肉,不太好吧?”
宋思銘真沒想到,冉再宇看起來本本分分,花花腸子這麼多。
“如果倪書記不去王寨鄉挑刺,縣政府還真不好派督導組去王寨鄉,但現在,倪書記給了縣政府理由。”
“嚴格落實的指示,解決青山古城存在的各種問題,估計,倪書記也會為縣政府的行動點讚。”
冉再宇哈哈笑道。
“點讚……”
“一開始可能會點讚,但用不了幾天就得罵娘。”
督導還是支援,用不了幾天就能看出來,宋思銘甚至可以想象出倪文昭暴跳如雷的畫麵。
“冉縣長,我服了。”
宋思銘先為冉再宇點了一個讚。
他現在總算明白,為什麼在乾部提拔中,基層經驗會放在首位,因為,基層真的太鍛煉人了。
冉再宇就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
倪文昭,從一上班就在省政府辦公廳,沒有一天的基層經驗。
研究大政策,寫材料,一百個冉再宇都不是倪文昭的對手,可要說,搞這種小手腕,倪文昭比起冉再宇也是差了太多太多。
從上任瀾滄縣縣委書記,倪文昭已經掄出了三板斧。
第一斧,叫停十二名副科級乾部的調動。
第二斧,公開支持縣紀委的調查行動。
第三斧,也就是今天,帶著四名局長,來王寨鄉挑毛病。
三板斧,每一斧都是直來直去,樸實無華。
但問題是,這種一力降十會的打法,在基層並不是那麼好用的,下麵的人,有的是辦法四兩撥千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