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處理吳玉德,曹英朗和馮奎之的時候,和倪書記鬨了點小矛盾,估計,這會兒還在氣頭上呢!”
賴長順覺得何榮光不太可能完全脫離倪書記。
這一次支持宋思銘,很可能是為了表達內心的不滿,以引起倪文昭的注意。
以後,雙方冷靜下來,把問題說開了,應該還是能恢複如初的。
“原來如此。”
聽完賴長順對何榮光的評價,郭洪碩心裡有了底。
他在考慮,把那張轉賬記錄,寄給縣紀委,還是寄給市紀委。
既然何榮光原則性那麼強,直接寄給縣紀委就行了。
沒錯,是寄。
郭洪碩從來沒想過實名舉報宋思銘。
宋思銘畢竟有市領導撐腰,先前兩進市紀委,一進縣紀委,都是全身而退。
這次,想靠著一張轉賬記錄,就徹底扳倒宋思銘,也是不太現實,但擋一擋宋思銘的進步之路,應該還是可以的。
隻要宋思銘不進步,他就有進步的機會了。
“賴主任,你先忙著。”
“我先當好我的縣交通局局長。”
“王寨鄉,我先不想了。”
隨後,郭洪碩就掛了電話。
舉報宋思銘的事,他沒打算告訴賴長順。
儘管賴長順對他不錯,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但人心隔肚皮,等哪天兩個人不在一條戰船上了,沒準就會把他做的事都捅出去。
體製內的舉報,可是死仇。
郭洪碩必須提防宋思銘的報複。
而最好的提防方式,就是讓宋思銘不知道,是他舉報的。
幾十公裡外的王寨鄉。
聊了一個多小時,大華公司與廣盛路橋公司,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青山古城的內部道路,大華公司分包給廣盛路橋公司。
雖然內部道路的工程量不大,但卻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走出大華公司青山古城項目部,陸橋峰當即對宋思銘表示了感謝。
沒有宋思銘,他連大華公司項目部的門口都進不了,更不說攬到青山古城內部道路工程的項目了。
“陸總,引導企業間的合作,創造更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就是政府的責任。”
“你跟我說謝謝,可就見外了。”
“如果,你非得找個人謝一下,你應該謝你自己。”
“這是典型的好人有好報。”
“陸總不給王寨鄉捐路,也就沒有這筆生意了。”
宋思銘對陸橋峰說道。
“宋鄉長,你這麼說,是逼著我再捐兩公裡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