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裁到你嗎?”
宋思銘問盧宏軒。
“應該會吧!”
盧宏軒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雖然他工作努力,把集團當家,但是,他的崗位本身就是邊緣崗位,裁員的話,肯定會第一批裁撤。
“就算不被裁,留下也沒什麼意思了。”
“大形勢是沒辦法逆轉的。”
“像這種靠政府補貼度日的單位,隻會越來越難。”
盧宏軒感慨著說道。
曾經的他,也以為公交集團是鐵飯碗。
但架不住這個世界在不斷變化。
前些年,私家車還是稀罕物,電動自行車也沒出現,人們出行,就隻有兩種選擇,要麼自行車,要麼公交車。
那時候,如果說誰誰誰在公交集團上班,絕對是高人一等的感覺。
可是現在呢,誰家沒輛小汽車?電動自行車更是徹底普及,甚至路邊都出現了共享電動自行車。
公交車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
目前,已經有一些縣城,開始停運公交車了,估計這種情況,很快就會蔓延到像青山這樣的地級市。
到時候,即便不全停,也會停掉一大部分線路。
空出來的人,隻能裁掉。
“有沒有想過以後乾什麼?”
宋思銘問盧宏軒。
“暫時還沒想好,實在不行,就開出租車或者網約車。”
盧宏軒想了想,說道。
“公交車的生意不好,出租車和網約車恐怕也不好乾。”
宋思銘判斷道。
“是,我打聽了一下。”
“青山市區的出租車和網約車,好的時候,一天流水也就是兩三百塊錢,扣除成本,每天也就剩一百多塊錢。”
盧宏軒回答道。
在青山,出租車,網約車,也就是一個餓不死的行業。
“我給你介紹個工作怎麼樣?”
知道盧宏軒沒有好的去處,宋思銘對盧宏軒說道。
“什麼工作?”
盧宏軒瞬間來了精神。
以宋思銘的人脈,隻要開口了,就不可能是普通的工作。
“就是我剛才說的酒廠。”
“這個酒廠剛剛起步,但是已經獲得了恒達集團一千萬的投資,並且拿下了青山醇的商標。”
“你如果現在過去,就是這家酒廠的三號員工。”
宋思銘介紹基本情況。
“恒達集團投資……”
“三號員工……”
這兩個條件加在一起,讓盧宏軒意識到,這很可能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