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倪文昭告狀是針對整個瀾滄縣委,大家低低頭,也就過去了,萬一集中火力對準何榮光,何榮光怕是難以應對。
“告狀?”
“告誰的狀?”
“告何書記的狀?”
“他可告不倒何書記。”
宋思銘嗬嗬笑道。
“為什麼?”
冉再宇不解道。
“因為比背景的話,何書記不在倪文昭之下,甚至比倪文昭還要強上一丟丟。”
宋思銘解釋道。
“不會吧?”
“背景比倪文昭還深的話,三十七歲才副處?”
冉再宇不太相信。
“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培養方式。”
“有先發製人的,也有厚積薄發的。”
“何書記就屬於後者。”
宋思銘進一步解釋道。
“厚積薄發……”
冉再宇的腦海中,迅速閃過幾個案例。
那幾個案例都是四十歲前,默默無聞,四十歲後,一飛衝天。
“你沒發現,倪文昭對何書記比較克製嗎?”
“他不得不克製。”
宋思銘隨後提供佐證。
“好像是。”
冉再宇仔細回應了一下,還真是如此。
如果換成其他紀委書記,三番兩次地叫停倪文昭的人事提案,倪文昭早就拍桌子了,但對於何榮光,倪文昭確實禮貌得很。
“何書記這個人很多時候,都是對事不對人。”
“涉及原則問題,從不讓步。”
“郭洪碩有問題就是有問題,不在於誰要提拔郭洪碩。”
“冉縣長,你信不信,換成你提議郭洪碩到王寨鄉,何書記一樣會反對?”
宋思銘問冉再宇。
“這個我信。”
冉再宇對何榮光的判斷也是站隊歸站隊,原則不能變。
有些人隻要是自己隊伍裡的,乾什麼都是對的,可在何榮光那裡,絕對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我估計郭洪碩不行的話,倪文昭還會換彆人到王寨鄉。”
冉再宇隨後說道。
“換就換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