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二郎與蘇真學習丹術,蘇真將從雪姮書房裡挑選出:《東原大陸萬藥譜》、煉丹術、丹方集,印製給狐二郎,製成三本部,尤以第一部的內容最多,圖文並茂。
第一部萬藥譜,是從風籍收藏《東原大陸丹術》第一卷的內容,後頭兩部書,皆是雪姮書房裡複印的書籍。
這是雪姮的意思,風籍的《丹術》裡,其間有幾個丹方為風籍自創,風籍傳她,若她未經風籍同意再傳人,就會有違修士法則,結下因果。
《萬藥譜》是本有此書籍,隻是風籍的製作更為精美;後頭兩部分內容,當年在東原大陸是地階丹藥書籍。
風籍的《丹術》屬於仙階等級,是他收集的幾套書,全都是仙階等級。
狐二郎照著三部書籍學習,丹爐蘇真送給他的一隻上品靈階丹爐,就算煉到七品丹都能用,狐二郎最先煉製的是辟穀丹,辟穀草籽最容易尋得;之後是一品靈獸丹。
煉了六爐後,終於煉成了辟穀丹,之後再煉靈獸丹第三爐便成功。
狐君在狐丘南門外令狐三郎帶著湘南森林化形的妖族、靈族開了一家客棧,客棧裡擺的不是酒、菜,而是擺著丹藥,隻低階丹藥擺著買,想買高階的就得提前預約。
蘇真將五品及以上的丹藥交給狐君,照著規矩是二八分成,狐丘得二成,她得八成;若是對方提供藥材,就改為七三分成,狐狸洞裡得七,她得三。
整個狐丘生靈一起共建,狐丘南門外的客棧隻用了一個月就建好了,有客棧、有門麵,讓狐丘其他化形族類在這裡開了食鋪、雜貨鋪等。
七品大陣曆時八月之久,終於布陣完畢,又用兩月時間進行完善,布陣之後便是開啟大陣,大陣開啟形成大陣界壁。
她在四方各設出入之門,立有“狐丘北門”、“狐丘東門”等四座石碑或巨石。
蘇真給自己居住的地方,將百丈開外的溫泉池包括其間,布了一個三品九轉乾坤陣,給自己的洞府取了名字:未雨台。
進出未雨台隻有一條路,便是她煉製一道大門,大門大側有一對石獅,門上掛有一塊金光閃耀的匾額,上書“未雨台”三個字,大門兩側又有一道楹聯:“鳳集桐花來絳闕;鶴銜桃實自丹山。”
未雨台,未遇台,緣份未至故未能相遇,未雨、未遇。
蘇真回雪山途中,經過北遼都城,特意去了那處發現金礦的地方,裡頭的煉金坊已經建造起來,還派了重兵把守在周圍。
蘇真過來時,“疏真仙子來了!疏真仙子來了!”
整個煉金坊的人傾巢而動,齊聚在煉金坊大門兩側,跪了一地的人。
蘇真落在大門口,“都起來,今日所有教授過程,我最多隻教兩遍。工坊的工匠、煉金師跟我來!”
工坊內,都是照著她所說建造。
北遼朝廷看重、太後、皇帝盯著,又有重臣監工,一年時間建成。
古代的煉金術通常有五個步驟:
第一道工序是磨礦:先將礦石放入水碓,通過水力作用將大塊的礦石粉碎,然後用石磨磨成粉末。
第二道工序是淘洗:將礦石粉末放在水中淘洗,反複淘篩衝洗,留下含有金的粉末。
第三道工序是製團燒結:將含金的粉末和米飯捏到一起做成球團,與木炭分層壘成堆,去除硫化物的硫、燒結成鬆脆的礦團。
第四道工序是鉛還原冶煉:將礦團鉛混合熔煉,進行化學置換,形成含金銀的鉛塊。
第五道工序是灰吹法:把含金的鉛塊放在草木灰上熔煉,吹入氧氣,去除鉛塊的鉛。吹去草灰,可收獲高純度的黃金。
蘇真傳授的是最適合這個朝代煉金的方法,待第五步酬後,她加入自己的煉金手法,真金不怕火煉,現在就是提煉,用她的手法提煉後,黃金的純度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八,金無赤金,能達到這個標準在古代已經很了不得。
她將黃金製成金元寶,現在的金、銀都是稱量,還有沒固定的形態,她特意製作了金元寶的模具,照著後世的形狀製的,有一兩重的金元寶、亦有五兩重的。
金元寶的底部有刻的文字,是大齊、北遼兩種文字,上頭是北遼文字、底下是大齊文字:“北遼官造一兩真金”、“北遼官造五兩真金”。
蘇真還贈送了一台自己製作的天平秤,講解了天平的妙用,上頭有砝碼,可以精確到克,將兩種金元寶放到上頭稱重,不多不少,一兩的為五十克,五兩剛好二百五十克,若是拿不定時,就可先稱重,再倒入模具之中。
真金可以鑄成官印、首飾,還能當成流通的貨幣,真金因其色為黃色,又稱黃金。
她再指點眾人如何碾碎金礦石,再指點工人用篩子過濾紗子與金子,五個步驟各有工匠來操作,最關鍵的是後麵的步驟。
現場指點、傳授,半個月後,整個煉金坊已經能自己操作進行,蘇真辭彆煉金坊前往雪山,到仙女湖畔時,去了紡織坊查看,北遼集合所有工匠之力,造出了人力操作的紡機、織布機,已有紡織工織出了布,隻是這布太過厚實,像是中粗線的毛衣一樣厚實。
傳統的技術,尤其是紡織業上,北遼遠不及南國,她拿出了樣機,對方照著做出來都顯得粗糙。
蘇真提起了若乾改進,畫出製作牛皮、羊皮靴子、鞋子的圖像,讓他們建造皮鞋坊,她再傳授皮鞋製作技藝。
另一處工坊裡,堆放了不少的棉花,有從大齊收購來的,也有他們種出的一部分。
蘇真拿出棉花紡線機、織布機,現場操作,紡線、織布,可明明有示範,紡娘織出的線也比她紡的粗了好幾倍。
北遼人粗獷,而紡織乃是精細活。
“萬事都老需要刻苦練習,棉布是細布,而非粗布,紡線的粗細直接決定布的厚薄程度、細密程度,不合格,繼續紡,令工匠多製棉紡機。”
她不指望他們改進,照搬照做就好。
她尋了精通農事的人過來,現場講解耕種玉米、土豆、紅薯的技藝,講了插播耕種技術,有圖像有講解,聽懂多少她不管,裡頭總有聰明人,互相探討就全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