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用罷晨食,屋裡太悶,甄蘇在觀景台的桌案上擺了筆墨,今日她想好好的繪一幅畫,就繪兩岸風光。這幾日下來,雖每日都有習字、繪畫,到底生疏了許多。
硯墨、尋找感覺後,她提筆而走,凝神而專注,忘了時間與地點。不知何時,身側已聚了幾個人,有中年文士,有少年學子,俱是或露訝色,或麵露驚歎地看著沉陷在繪畫之中的少女。
蘇公子最是意外,這個年紀不大的少女,書畫造詣遠超過她的年紀,使用得熟絡,而一些繪畫要領,與本家頗有幾分相似,但繪畫的風骨獨樹一幟,溫婉則不失寧靜,大俗又不失典雅,幽遠又不失詩韻。
這一幅《運河晨圖》用了大半個時辰,完成之後,甄蘇靜靜地凝視,提筆渲染、圓潤,著墨太濃再用清水吸走,太淡處再用筆著墨重勾,如這般的手法是蘇氏一派中所沒有的,這完全就是甄蘇自己想出來的,她隻是覺得這樣更好。
她重新換了一支筆,題蹠留款,雖是女子,但一手行書寫得婉若遊龍,堅韌之中不失傲骨。
甄蘇收了筆,橫放在硯台上。
蘇公子手中的折扇落在掌心,“疏姑娘這一手畫技可稱一絕,這幅山水圖無論是手法還是風骨令人敬佩。”
“公子謬讚,一時心血來潮之作。”
“這對姑娘而言,不算最好?”
甄蘇搖頭輕歎,“此次出門。我最滿意的書畫並未帶上。”
隻得這一幅,對他們來說已是驚豔,可對她而言,卻不是最好的作品,她的書畫造詣到底有多高?
蘇公子抱拳道:“姑娘的筆墨備得很齊全。”
這一套筆是外祖送她的,外祖見她頗有天賦,花了大價錢請了名家製作了一套畫筆,由細到粗,足有十二種大小不等的型號,是用真正的狼毫製作而成,僅是一支就值不少銀錢。何況這是一整套,但凡懂行的,僅是這一套筆,價值不在千兩以下。
蘇公子猜測甄蘇的身份來曆,必是來自書香世家,且是家族大力栽培之人,無論是用筆還是手法,皆有名家大派的氣象。
蘇公子道:“今日借姑娘的墨寶一用,在下也露露醜。”
甄蘇取了自己繪的畫,將畫平定在晾周圍的欄杆上。
蘇公子揮毫而動,不是繪畫,而寫了一幅李白《將進酒》,疏狂張揚,帶著一股磅礴而來的豪邁之氣,這是一幅行書,難得一見的好字,似烈烈驕陽,又似有滾滾江河,熱情之中帶著綿綿的情意。
“好!好——”連呼兩聲好的是一個中年男子,“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了不得,姑娘的丹青了得,蘇墨公子的書法更是一絕。”
這中年男子不是三樓上等房的,甄蘇見過此人,在京城登船時,他便上來了,似住在中等客房,看他與蘇公子的樣子,似是故識。
蘇墨,他的名字叫蘇墨。
甄蘇對這名字頗是熟悉,她是聽過的,心下轉桓間,驀地憶起,這是江南蘇氏嫡長房嫡長孫的名諱,也是外祖家蘇氏的少族長、未來宗主。
外祖母在世時曾說過,金陵蘇氏嫡脈五房,尤以長房、三房慣出美人,無論男女都個個生得極美。長房男女最不喜有人誇讚其美貌,為了拉低顏值,此輩宗婦唐氏便是個相貌平平的女子,頗有手腕、能耐。
唐氏膝下一子三女,三女居長,唯一子居幼,三個女兒容貌隨了唐氏,清秀有餘,美貌不足,幼子蘇墨容貌隨了其父祖,俊美得仿若世外仙人。
蘇墨在同輩兒郎,並非居長,他母親連生三個女兒,第四個若再不是兒郎,就連他們的長房宗主之位都保不住,最後才生了蘇墨這個兒子,偏生還生得極其俊美。
前世未曾得見的蘇墨,今生出現在麵前,當真不負外祖母說的那句“陌上公子如玉”,站在他的身邊,他就是風景,他能壓日月光華之姿,賽百花之容。
中年文士甲抱拳道:“蘇墨公子這幅字真真令人拍案叫絕。”
“好字啊,確有蘇公遺風,難得一見。”
甄蘇知這是好字,隻是太過剛直,有一句話叫:過剛易斷,過直易折,還是應當柔和一些。
蘇墨問甄蘇道:“疏賢妹以為,這字如何?”
“看字如臨險峰,字字皆有錚錚傲骨,是難得一見的好字。”
但,太傲的字並不是好事,都說看字如看人,字有傲骨,字有棱角,但也易受傷,清絕傲然。
不遠處,陸衍靜默地看著幾人,他們在評點蘇墨的書法,也誇讚著甄蘇過人的丹青,他是個粗人,來自寒門,自己的一手字寫得像狗兒趴,便是照著字帖都未練好,實在算不得什麼好字,就連他的幼弟陸旺都比他的字寫得好。
從未有過的自卑感化成潮水,湧在心頭,怎麼也不能退卻。
眾人點評時,甄蘇更多的是沉默,她將筆洗、硯盤等洗滌乾淨,洗淨之後,繼續掛在筆架上晾乾,沉默著拾掇,沉默中將自己的畫收起來。
那兩個中年男子,不像是官,也非尋常的文士,更像是幕僚,其間一個是昨兒隨蘇墨上船之人,另兩個的說話方式、言行舉止像……
甄蘇想不到合適的形象,過了良久,才想到“師爺”二字,不錯,他們就像是未能高中的進士,而是舉人之類,卻是涉足過官場,懂曉不少。
幾人談論書畫時,傳來一陣聲響,婆子高呼著:“上等客房的貴客,用午食了。”
甄蘇拾掇好桌案,“幾位,小女先告辭!”捧了文書四寶回屋,再出來時,正看到陸衍打好飯菜,二人折入陸衍的房間。
甄蘇依舊將自己吃不完或不愛吃的飯菜撥給陸衍,這些日子下來,她習慣了,他同樣習慣了。
陸衍道:“那個好看的公子是誰?”
“江南蘇氏少族長、未來宗主蘇墨。”甄蘇答道。
陸衍微微一驚,“你外祖家的人?”
“我外祖是第四房的人,而他是長房公子,外祖少年高中,好些年沒回祖籍。蘇氏族裡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同意外祖在京城另建一支。”
曾是族人、同支,但現在不算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