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忙插秧蕷,因今年農莊的人多,蘇真去轉了一圈,並未下地,隻有做過這些活的農戶會教會學習的人。
端午節,京劇戲班在嶽陽大戲院登台,上演第一場京劇,早早就將京劇戲票搶購一空。
因是過節,蘇敬齋帶著全家坐在自家常年包的雅間裡,這雅間位於二樓,視野廣闊,能看到戲台上,京劇白蛇傳的戲服是特製的,這些全是戲班子的成員自掏腰包。
崔氏看得很是興奮,以往總能挑出一堆毛病,可這個戲目,人數眾多,扮相各異,更有各種精怪的扮相,唱腔不同於黃梅戲。
京劇《白蛇傳》上演第一場,在嶽陽府大獲成功,第二日,京劇戲班的人在朝廷官兵護送下回轉京城。
六月初一,昆劇《牡丹亭》上演第一次,同樣是一票難求,而這個的風格不同,扮相不同,再加上春曉改學昆劇後第一次亮相,加上她動人的嗓子,美妙的身段,帶入一次次的**。
成功上演後,昆劇班回轉京城。
春曉留了下來,百賢莊還有其他的昆劇班子。
因京劇、昆劇出現在京城,早前的黃梅戲就從最初在大戲院上演,轉往廟會、茶樓上演,從宮樂坊出來的藝伎們,很快吃透戲劇,湧現出一個個“角兒”。
隨著各大官樂坊也開拓戲劇生意,唱戲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改變命運的官妓們紛紛刻苦學習,也出現了幾個風格特彆的“名角兒”。曾經的毛五娘,後來取了藝名“鶯歌”的她也從中脫穎而出。
蘇真正埋頭編寫“蒙童算學”,從加減法到乘除法,講的是最基礎的算學,分為一至五冊,推行了阿拉伯數字,與數學中加減乘除符號。
用了幾月時間方才完成,修訂好一本就交給印書坊排版出印,印製數量為一萬冊。
待她修訂好第五冊時,前四冊已經全部製版印刷出來。
待到第五冊印刷完成,給宮中送了一百套,蘇敬齋處送了六十套,自己截留十套,其他分發向各大小府城:京城、洛陽、金陵、嶽陽、開封、晉陽等地,京城三千套,洛陽一千套,金陵一千套……
這次的“蒙童算學”她未請蘇敬齋出手校核,請了織機組與印刷組的大師傅幫忙審校,他們的名諱便編寫了“審校者:某某某”之中,她為編著者,他們就名列其間,總不能讓人家出了力,連個名字都不留。
印刷坊、造紙坊就要撤掉了,造紙坊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不僅有皇家的、官造的,還會有世家、私人的造紙坊出現。早前的兩位大師傅,因蘇真的大力推薦,要入京在皇家造紙坊做特級造紙大師、特級印刷大師,享正五品待遇,也是這兩行裡頭,等級最好的名匠大師。
兩坊的人尚未離開,蘇五郎帶著蘇三郎、蘇四郎來百賢莊拜訪蘇真。
一陣寒喧後,蘇五郎道:“公主,大伯想收購印刷坊、造紙坊的工具,再運到京城蘇氏的書坊和造紙坊使用。”
這裡頭可有不少的活字,更有一些書籍的刻版:《千字文》、《三字經》的刻版,且是第一版的刻版,這些蒙童書籍,往後還能用上,蘇真那日去印刷坊瞧看時,當手觸及到這兩組雕刻版時,發現了其間帶有的特殊靈力,就連曲譜刻版,雖隻是空白的曲譜,沒有音符在上頭,同樣帶有特殊的靈力。
她將帶有特殊靈力的刻版收入金珠空間的書房中存放,冥冥之中,她有一種感覺,這些東西將來都會派上大用處。
活字印刷的方塊字沒有這些特殊的靈力。
蘇真問道:“早前,有周家、李家、謝家來信提過此事,謝家出價三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