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叫過來的眾位大臣,權衡再三,依舊認為皇帝的這個決定非常的不理智,便在左相的帶領下,開始勸誡皇帝。
左一句“自古以來未有此先例,不可開先河。”右一句“無功勳受此大賞,會令天下臣民心寒。”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看似全神貫注地聆聽著心腹重臣們的嘮叨,但實際上卻是左耳進右耳出,一副老神在在、鎮定自若的模樣。
時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禦書房內終於再次恢複寧靜。
皇帝眼見眾臣不再言語,便輕輕咳嗽一聲,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和藹可親地開口問道“諸位愛卿是否還有其他話想說?”
此時此刻,眾多大臣隻覺得無力之感湧上心頭,皇帝這個態度分明就是沒把他們剛才的苦心規勸放在心上,既然如此,他們又何必多費唇舌?
罷了,該說的已然說了,該勸誡的也已勸誡過了,如果皇帝一意孤行,日後真出了什麼問題,那也怪不得他們。
大臣們心灰意冷地搖了搖頭,皇帝見狀,嘴角的笑容都加深了幾分。
緊接著,他迅速調整麵部表情,重新擺出一副莊嚴肅穆的模樣,端正坐姿後鄭重其事地說道“皇妹這些年來,為了朕的江山社稷能夠長治久安,為了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她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青春歲月,毅然遠走他鄉。”
“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皇妹的辛苦與努力並沒有白費,替大楚帶回了最先進的製鹽法子,製出的鹽粒顆顆潔白細膩,無半點苦味腥氣,且成本十分低廉,此法一經推行,我泱泱大楚千千萬萬的黎明百姓,將再也不必為鹽價高,吃不起鹽而發愁,如此大功,你們認為該不該封?”
皇帝說完這話,便用眼角餘光瞥了一眼張盛,示意他將桌上用油紙包裹的鹽包拿給下方的大臣們看看。
張盛心領神會,立即從後方繞到禦前桌案旁,雙手恭敬地捧起那包鹽,小心翼翼地打開油紙,動作輕柔地將其捧到下方站立的眾多大臣麵前。
大臣們紛紛好奇地朝著張盛手中的物品望去。然而,當他們看清油紙包裡盛著的東西後,幾乎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
他們雖然曾經經曆過艱苦的生活,但並未親自動手下廚,不過對於柴米油鹽這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還是能夠分辨清楚的。在他們的記憶中,鹽可不是長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而那位經常與稅收事務打交道的戶部尚書,對食鹽這種高稅收的商品了解最為深入,對其製作流程也是了然於胸。
他非常肯定,以大楚目前的製鹽工藝水平,絕對無法製造出如此品質的食鹽。他同樣難以置信,連堂堂大楚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周邊那些彈丸小國會有能力做到。除非,麵前這東西根本就不是鹽,戶部尚書的腦子裡忽然閃過這個念頭。
為了驗證自己心中所想,戶部尚書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手指,輕輕地朝著那包雪白的食鹽探去。
終於,他的指尖觸碰到了那些白色的顆粒,微微用力,撚起了一小點。隨後,他將這一小點白色顆粒舉至眼前,仔細端詳起來。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像是在研究一件稀世珍寶。
端看過後,戶部尚書將沾了鹽粒的手指放入口中輕吮了起來。
其他人見到這一幕,也紛紛好奇地將目光投向戶部尚書。他們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不放過戶部尚書的任何反應。
戶部尚書皺著眉頭,細細品味著口中的潔白顆粒。他的表情很快從質疑轉為震驚。
終於,經過一番漫長的品味之後,他帶著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開口說出了自己的品嘗結果“這鹽……確實如聖上所言,既不苦澀,也沒有絲毫腥味。”
聽到戶部尚書的話,圍在四周的大臣們不約而同地將視線再次移回到那一小包食鹽上。
他們全都不自覺地吞咽了一下口水。顯然,他們都清楚地意識到,這種製鹽技術的革新,將會給大楚帶來多大的改變。而他們能想到的東西,聖上自然不會不清楚。
如此一來,聖上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便也不難理解了,但僅憑這一項功績就獲得如此大的封賞,大臣們還是覺得這個決定有些欠妥。
皇帝和這群老家夥打交道已經很多年了,對於他們現在的內心所想,雖不敢說完全了解,但起碼也能猜到個七八分。
他深知他們心中仍然並不認同自己的決策,而他也並沒有打算一次性就讓他們徹底信服。畢竟,他手中可不僅僅隻有“製鹽法”這一個談判的籌碼。
皇帝從容地拋出了第二個談判的籌碼——製紙法。
這一籌碼一經拋出,立即引起了以左相為首的眾多文官的高度關注。
一旦製紙法得以成功推廣,紙張的價格將會大幅下降,學子們的求學成本也將大大降低。如此一來,將會有更多的年輕才俊投身於科舉之途。長此以往,又何須擔憂朝廷缺乏可用之才呢?
文官們內心一陣激蕩,心裡的天平開始朝皇帝這邊傾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皇帝見他們的態度有所鬆動,立刻趁勝追擊,將剩下的三張籌碼一一亮了出來,一次次擊破大臣們的心理防線,一句句“該不該封”直接砸在他們的心口上。
林初一的這五條生財之道,對於江山社稷的幫助都是無可比擬的,要是這麼大的功勞都沒辦法匹配皇帝給出的權利地位的話,就太說不過去了。
與文官不同,以鎮國公為首的武將們更看中的是製水泥法,他們明白水泥路一旦築成,將對軍隊的行進速度、糧草輜重的運行效率,起到多大的助益。
鎮國公一向明事理,在軍中之時,就是一個鐵麵無私、賞罰分明的將領,皇帝一項又一項籌碼砸下來,就算他再不情願讓朝廷多這麼一位女“藩王”,也不得不承認憑人家的功績,得這些封賞綽綽有餘。
打心裡認可後,鎮國公的想法就徹底發生了轉變,他上前一步,第一個開口表示支持皇帝的決定。
有一就有二,很快在場的其他朝廷重臣也紛紛開始響應,剩下少數幾個老古板依舊不願意鬆口,但大勢已去,見皇帝心意已決,最終也下了同僚搭的梯子,半推半就的選擇了同意。
君臣意見一致之後,一眾大臣們就開始就封地一事進行商議。
開國之初封王封地的不過三人,諸位皇子也尚未封王,故而可選擇的州城有很多,按照以往慣例,公主封地應在富庶之地。
對封地一事,皇帝直接開口一錘定音“封地是皇妹自己選的,她要了蘭州、柳州和青州。”
這下輪到大臣們吃驚了,蘭州在整個大楚境內隻能算是中等城市,稱不上富庶之地,也不算貧窮之地,至於另外兩州各方麵都比蘭州差上不少。
明明有那麼多好去處,長公主選封地的時候,怎麼偏偏就選了這麼幾個地方?
皇帝還好心替他的“財神姑奶奶”解釋了一句“皇妹喜歡經商,她說要替朕好好打理這三州,於朕定了一個十年之約,說是要用十年時間讓這三個州城變得煥然一新。”
喜歡解鎖物資空間後,我在農家養弟妹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解鎖物資空間後,我在農家養弟妹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