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這回請人過來,主要是想讓自己轄區內的萬卷書也興辦屬於他們縣城的周報,算是有求於人,因此跟萬卷書負責人說話的時候格外客氣。
能在萬卷書當上獨當一麵的負責人,他們也都不是吃素的,沒有被縣令大人的客氣衝昏了頭腦,隨意應承些什麼。
而是在了解縣令此番的用意後,斟酌用詞後表示他們這些個負責人隻是萬卷書的分店負責人,隻負責處理分店內的大小事務。
辦縣城周報這種事情,要動用的人力、物力資源太多了,他們沒有這麼大的決定權。
考慮到對方是縣裡最大的官,這種大實話對方不愛聽,要是因此得罪對方,對萬卷書接下來的發展不利。
萬卷書發展不利,他們這些負責人自然就沒有好前途了,所以,為了萬卷書的發展,也為了自己的將來,他們並沒有把話說死。
隻說會去信告知總店,詢問總店那邊有沒有這方麵的意向。
若是總店那邊有在縣城開設縣城周報的想法,他們會極力促成此事。
縣令們知道這事兒要辦成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便和善的表示理解,並沒有為難他們,隻是讓這些個負責人們得了上麵的準話,記得給他一個準確的答複,便讓人回去了。
分店負責人們不敢耽擱,回去之後就親自執筆給萬卷書總店去了一封信。
接連收到路路通送過來的各縣城分店店長送過來的信件,袁奇誌就知道這次縣城周報試水成功了,出版縣城周報的契機已經成熟,便帶著收到的一摞信件,去找老師林文商議後續的工作安排。
幾年時間過去,三州之地下轄的所有縣城都有了自己的縣城周報。
當地百姓們也十分支持自己縣城的周報,將其視為自己接觸了解縣城時事的主要途徑,家裡的老人更是將周報當成了自己的認字書,每次能在周報上多看見幾個認識的字體,就夠他們高興好一陣子了。
除了在精神上改變三州之地百姓的認知,讓他們自發開始學習,改變自身的行為方式,讓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生活狀態變得積極進取,樂觀向上之外,三州之地最明顯的變化當屬生活環境的變化。
經過這幾年時間的經濟發展,與道路、房屋規劃,如今的三州之地,站在高處,放眼望去,全是一排排高高聳立、整齊劃一的紅磚水泥房子。
隻有走進城中,才能發現隱藏在其中,為數不多的傳統宅院。
封地內的各個州城和縣城已經完成了城內道路的水泥路鋪設,道路兩旁間隔著種了許多綠植,保持空氣清新的同時,也為城市增添了許多生機。
綠植兩旁就是各家商戶租賃的鋪麵,如今的鋪麵,賣什麼的都有,商品琳琅滿目,在玻璃展示櫃下清晰可見。
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花起錢來就大方了許多,放眼望去,每個商鋪裡都有好些個客人在其內挑選物品。
和商鋪裡的熱鬨喧囂比起來,街道上的情形一點都不遜色,寬敞平整的水泥路麵上被整整齊齊的畫了兩條平行線,兩條平行線中間的位置是車行道,平行線之外的位置則是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