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災餉?更是想都不用想,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村裡的人終於明白,他們隻能自救,自己想辦法度過災年。”
“其中,就包括故事的主人公,趙三。”
“趙三那年二十餘歲,有個溫柔賢惠的鄰村媳婦,兩人生了個三歲多的娃娃。父親早亡,家中還有個腿腳還算利索的老娘。”
“趙家人餓的實在頂不住的時候,趙三媳婦隻好厚著臉皮去鄰村丈人家借回一些糧食。”
“丈人家在鄰村頗有田產,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彆人家已有餓死的人,他們家尚能勉強度日。”
“麵對可憐的閨女,老頭頂住家裡巨大阻力,發了善心,偷偷給了趙家五十多斤麥子。”
“救命的糧食啊!趙三媳婦帶著五十多斤麥子回來的時候,全家都要歡喜的發瘋。”
“可隨即大家冷靜下來,明白這些糧食務必須藏好瞞住才行,不然被同村人得知,頃刻間就要被他們搶奪一空。”
“不是村裡人不講道德,不是大家不怕觸犯明律。命都要沒了,誰還顧得上誰?”
“趙三將這五十多斤麥子,偷偷磨去麥麩,將麥仁全部炒熟。”
“至於磨成白麵是想都不要想了,白麵隻能蒸成饅頭,吃不了幾天,還是吃麥仁來的劃算。”
“麥麩也不能扔,趙三用它摻和一些觀音土……哦,陛下,或許您不知道什麼叫觀音土。”
“就是篩的極細的白土,燒製瓷器的時候經常用它當泥胚。當實在沒有吃食的時候,隻能吃它果腹。”
“但這玩意兒不能常吃,吃下去以後人的腸胃無法將其消化,最後全部乾成一坨坨的土疙瘩留在肚子裡麵,將人活活脹死。”
“反正老人和小孩是不能吃的,趙三便將麥麩摻和著觀音土做了幾百個炊餅留著,他和媳婦每日食用。”
“至於剩下不到五十斤的麥仁,讓老娘和三歲的娃娃定時定量的吃,算著日子,應該能度過這個災年。”
“可惜!他想的太簡單了。”
“彆人家餓的眼睛發綠,每日出門尋找吃食,怎麼趙家人緊閉大門從不外出?”
“好奇的村民便結伴來到趙家,一番查找後果然找到被藏起來的麥仁和摻了觀音土的炊餅,眾人出離憤怒!”
“後麵的事很簡單了,任憑趙三一家如何哭喊乞求,村民依舊搶走他家的糧食。”
“甚至趙三,也被敲斷了一條胳膊,疼的他差點當場死去。”
“報官?整個榆林縣十幾萬百姓都要餓死,誰會管你這種破事?”
“沒了糧食的趙三,隻能忍著胳膊劇痛,和媳婦每日翻山越嶺,辛辛苦苦的找一些食物回來,讓全家果腹。”
“可山裡還有什麼?除了漫山遍野災民之外,再沒有任何東西。”
“陛下您能想象到嗎?”
“餓急眼的災民,能將惡虎吃的連渣滓都剩不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