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隼州來的奏疏_雲落流霞映山天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雲落流霞映山天 > 第三十八章 隼州來的奏疏

第三十八章 隼州來的奏疏(1 / 2)

接下來的時間,薛元詔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在長興府尹署偵案緝盜,二是出門與丁妤兒相會,三是約上竇荊帶昀珺出遊。

隨著時間推移,他心中終於萌生了那個想法。他決定年底父親返京時將此想法告知父親。年底各地刺史以上的官員全要返京述職,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

……

十一月。此時距離薛銘禦回到京城還有一月。薛元詔翹首盼著近兩年未見的父親。隻是他想不到,先於他父親抵達的,卻是一封奏疏。

十日,上午辰時,尚書台,尚書令丁奉的書房內。

丁奉坐在他的書案前,看著案上的一封奏疏。奏疏是從隼州而來,由隼州道行台令薛銘禦發來。

自從隼州保衛戰之後,但有從隼州來的奏疏,都讓人神經緊繃。今日到的這封奏疏,其中內容更是如此。

隼州道行台令薛銘禦奏道武興十五年十一月一日,邊境突報,啟國於與我之邊境訓兵操練。臣即赴邊境,見其無分晝夜、操練無止。其聲勢頗巨,不知何圖。臣即呈,朝廷可有所備。

丁奉看了奏疏,提筆簽擬意見的時候卻犯了難。眼下朝中,主戰主和各成一派,每每因為戰和爭執不下。尤其是這一年來,兩方矛盾愈重,甚至到了逢議必吵的地步。眾人若是得知了啟國所為,怕是又要吵個無休了。這封奏疏,自己該作何擬?是整軍以備,還是放任不管?思來想去,猶豫不定。

最後他決定將難題拋給皇帝。他提筆,在奏疏擬上自己的意見事發突然,宜速開殿論。

吵便吵罷,也不多這一次。

他將奏疏合封,喚來侍從,命其付人速送入宮。

……

下午,未時。長興宮,宣成殿內。

皇帝鄒顒在兩刻前看到了奏報,即命內侍省召要臣入宮議事。

宣成殿內此時君臣已經齊了,除了鄒顒,還有尚書令丁奉,右尚書令祁尚卿,左尚書令丁疏琰,翊衛大將軍魏通,章台禦史李錚,以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君臣之外還有一人,即臨聽的皇太子鄒嶸。依例製,每逢朝會內會,皇太子到會臨聽,但不得發言。

會議開始,鄒顒將薛銘禦的奏報告知眾人,垂詢意見。

一聽北邊有情況,主戰一派中的祁尚卿第一個發言了“陛下,啟國在邊境練兵,此事絕不簡單,應速作應對。”

主戰一派的祁尚卿發言了,主和一派的丁疏琰自然不甘人後“陛下,臣以為,倘若啟國真要動兵,怎麼還會如此大張旗鼓呢?這不是故意讓我國有所防範麼?”

“那左令以為,啟國在邊境鬨這一出是為何?”鄒顒看著丁疏琰問道。

“不過就是練兵而已,讓隼州道多加關注便是。若是我方反應太過,使得啟國誤判形勢,便要真起兵戈了。”

“左令,我方如不早作應對,倘若啟國真要南下,怕是晚了!”祁尚卿一聽丁疏琰的“誤國之言”,便要反駁。

“若真是沒有的事,反應太過催生戰事,怕也是朝廷的罪人。”丁疏琰回擊道。

當朝左右尚書令又起了爭執,在座的其餘人已是見怪不怪了。反正每逢殿議皆如此,哪次二人不爭才是怪事。

鄒顒見這兩人又要吵開的架勢,便讓其餘人陳述意見。

隻是其餘人的主張也是不變的,主和的人總能找到主和的理由,主戰的人總能找到主戰的理由。如此內會又變成了兩派人的爭吵,誰也說服不了誰。

皇太子鄒嶸另坐君臣之外的偏座,他已經見過很多次這樣的場麵了,他厭了。眼下啟國人已經在邊境蠢蠢欲動了,朝中的眾臣還在爭吵,他終於坐不住了。

“啟國人已在邊境整兵,再往下怕是就要行動了,再不應對,怕是晚了!”眾人爭吵的聲音裡闖入了一個年輕人的聲音。眾人循著聲音看過去,原本坐在一旁的太子殿下已經離了座,情緒稍顯激動。

鄒嶸從十八歲開始旁聽朝會內會,五年來沒有插話一次。這是他第一次插話。他東宮的前太子舍人已經從邊城發了急疏,終於使得他不再沉默。

鑒於這是他第一次“違例”,鄒顒也不立即製止,想的是年輕的儲君說幾句又自行回座。

主和一派當眾被太子反對,但也不便當麵反駁,想著等他說幾句又自己坐回去。

鄒嶸也是第一次插話,見眾人沉默,以為是在等他繼續往下說,便又繼續往下說道“啟國與我國兩代世仇,竊我國土,這是定要討伐回來的。如今我一方不思主動出擊,卻還在候敵南下。眼下啟國已蠢蠢欲動,我方卻還在此處爭執,這是誤國……”



最新小说: 絕地求生:我給人製造心理陰影 被奪舍重生!廢柴大小姐殺成絕世黑蓮花 痞男纏情:熾愛小女人 浴火貓妖 臣服Ⅱ 皇者神話 在逃荒路上殺瘋了 官途縱橫,從鎮委大院開始 我開始搖滾了 感恩波瀾不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