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袁楓的創意_植物係修士重返地球六十年代_思兔閱讀 

第171章 袁楓的創意(1 / 2)

“新上的產能幾乎都是給雲陽拖拉機廠的。”

“雲陽拖拉機廠應該很大吧!咱們一家企業生產的配件能夠人家用的嗎?”

“當然不夠了,雖然咱們廠子在縣裡也算大廠了,但和人家雲陽拖拉機廠的規模一比,還是天地之差的。畢竟人家雲陽拖拉機廠是國家重點工程,咱們廠隻是一家生產助力農用機的小企業。其實光咱們省就有好幾家工廠和雲陽拖拉機合作了,更何況全國了。咱們廠的隻是人家供貨商裡麵規模比較小的。而且咱們廠隻是給人家生產拖拉機拖掛農具的工廠,屬於配件供貨商。拖拉機上的重要零件,根本輪不到咱們。”

“原來是這樣。那咱們廠除了給雲陽拖拉機生產拖掛以外,還生產什麼?”

“咱們廠的主打產品就是普通的農具了,現在叫助力型農具,譬如腳踏式脫粒機、腳踏式揚穀機、插秧機、施肥機、雙華犁,單犁什麼的。咱們廠的主打產品數量不少,在省內銷售的還算是不錯的。至於和雲陽拖拉機合作是全國統籌的,上麵安排咱們必須為雲陽拖拉機生產拖掛。不過農用機械都是大型拖掛,眼下這些拖掛才是咱們的生產重點。”

“那不知道一台東方榮拖拉機要多少錢?”

“裸機一萬四千多吧!”

“這麼貴!農民能買得起嗎?”

“農民怎麼可能買得起,而且個人也沒資格買。一般都是大隊合買,整個大隊輪著用。當然要是生產隊有錢的話,也可以獨資購買。本來生產隊以前是沒有購買資格的,但最近上麵不是出了一個農業六十一條嗎!其中規定,農村實行以生產隊為基礎的三級集體所有製。所以現在大方向已經敲定了,生產隊是獨立集體,如果有錢的話,可以獨資購買。”

袁楓點了點頭“其實東方榮拖拉機性能到是不錯,但就是太貴了。隻怕小一點的生產隊根本就買不起!畢竟一萬多萬塊錢呢。大隊要是集資買問題雖然不大,但耕種或者收割就那麼幾天,到時候誰先用,誰後用,到時候也是麻煩事。如果拖拉機的體型能小一點,便宜一點,這樣生產隊就能負擔得起了,關鍵是用起來也方便。”怎麼說袁楓怎麼也是過來的人,知道國家農用機械未來的走向,基本上算是走向了偏小型化的方向。

主要原因是中國的農業格局和農業相對發達的米聯邦不一樣。雖然兩國糧食產量在未來基本持平。但米聯邦的耕地麵積比中國要大。關鍵是人家農民數量比較少才幾百萬,而中國耕地比人家少,農民數量是人家的一百多倍。

以袁楓所在的省份計算,人均才一畝多地,而米聯邦人均近一百畝地,基本上人家一個人就擁有一個生產隊的土地,自然可以大型機械化種植了。而中國人均一畝地的情況下,一個人力就可以完成耕種。買一台一萬多塊錢的拖拉機回來,耕種這一畝地說白了也是勞動力的浪費。因為省下了人工也乾不了彆的,最後還是浪費。

當然這也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的核心是中國的耕地碎片化還非常嚴重,東一塊西一塊,並不利於大型機械耕種。而米聯邦的耕地,絕大多數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自然適合使用大型農用機械。

中國除了固定的幾個省合適使用大型農機外,其餘的省,還是應該以小型機械為主,起碼袁楓所在的省份就適合小型機械耕種。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未來的小型農用機械百花開放的原因所在。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人口數量也會大幅下降,農民減少人均耕地麵積也會越來越大,大型農用機械的發展趨勢,還是對的,隻不過這個時間周期比較長,起碼一百年內,不在考慮範圍。

徐和誌雖然不知道袁楓的想法,但還是點了點頭“話雖然有點道理,但農用機械小型化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就算是大型農機,全國也就隻有雲陽拖拉機廠一個地方能生產,更彆說精密度更高的小型農機了。全國還沒聽說誰能搞出來小型農機呢!”

“咱們廠子不是有專門的工程師團隊嗎?怎麼就沒考慮過研發小型農機呢?”

段鵬聞言也是一笑“咱們廠子的工程師學曆不行,水平就更不行了。技術科就算改良幾個現成的人工農機都費勁,更彆說讓他們去研究拖拉機了。就算咱們給人家雲陽拖拉機廠生產農機拖掛,也是人家雲陽拖拉機廠的工程師親自跑來,幫忙參與設計的。其實這幾年咱們廠就沒有什麼過得硬的新產品,對了,可能就你叔叔設計的那個什麼千斤頂,算是咱們廠這幾年能拿得出手的新品了。聽說雲陽那邊還來了一個團隊,考核你三叔設計的千斤頂,打算生產出產品,做拖拉機的配件!對了老徐,是有這麼碼事吧!”

徐和誌點了點頭“對,是有這麼碼事!其實雲陽那邊還挺重視你叔叔設計出的千斤頂呢!其實外國也有一種千斤頂,雖然質量很好,但技術不簡單,咱們國內眼下還生產不了。但你叔叔設計的那個千斤頂,原理就非常簡單,據說改良一下多弄幾個,連拖拉機也能頂起來。以後這款千斤頂,弄不好也是咱們農機廠的拳頭產品。拖拉機能用,汽車不也能用嗎!未來也許咱們的千斤頂還能上自由牌汽車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袁楓笑了笑“那東西雖然挺好,但沒什麼技術含量。咱們能造,彆人也能仿造,現在也不保護什麼知識產……對了,現在應該能注冊商標吧!”

“當然能了。”

“我覺得咱們可以把這千斤頂,注冊一個商標,就叫‘第一牌千斤頂’。這樣以後不管誰來仿造,他也是老二,你說是不是,起碼咱們這個牌子打出去了。”

“你這個辦法好!”段鵬聽到這也是眼睛一亮“老徐,不行咱們和廠長建議建議。這個千斤頂的結構這麼簡單,未來肯定有很多人來仿。就像咱們廠之前生產的那個輕便施肥機,後來不也是被仿了嗎,甚至那些家夥還冒充是咱們廠的產品。這下咱們給千斤頂注冊個商標,就叫第一千斤頂,以後不管誰來仿,他總不能叫第一千斤頂吧!這樣咱們的名號不就打出去了嗎。”

“有道理。看來是應該給廠長建議一下了。施肥機的虧是不能再吃了。袁楓,你還挺聰明的,居然能想到這麼一個好辦法。”

“這千斤頂怎麼說也是我三叔設計的,如果讓彆人仿造了,我不也心疼不是,不過這也都是揚湯止沸。企業要想發展,關鍵還是創新,最好能搞一些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出來。如果咱們廠子真的能搞出小型農用機械,到時候就算是出口也是可能的。因為越便宜的東西越好。哪怕外國人也不都是有錢的,不少發展中國家和咱們麵臨一樣問題,相信真的能生產出這種機器,銷售到國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們說是吧!”

段鵬和徐和誌聽到這都是同時一愣!

徐和誌很快反應了過來,點了點頭“你這個想法好。如果咱們廠子如果真的能研發出小型機械農用機,那麼未來也不見得不能打開出口市場。你說是吧老段?”



最新小说: 修仙十萬年,女兒五歲就無敵了 華娛之二代崛起 我靠買彩票發家致富 穿越原異界尋仙 鎮國強龍 巫師文明的發展方向 我是貝肯鮑爾 我有一塊末日領地 異鄉的捕風人 鬥羅之天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