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定,每時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
其他三門分彆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通過中門進入能容納5萬人的聖伯多祿教堂內部,呈現在眼前的簡直是一座藝術寶庫。
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藝術傑作主要有三件:
一是米開朗基羅24歲時雕塑作品《聖母哀痛》。
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儘致。這裡所表現的聖母痛苦狀與米開朗基羅以後的作品迥然不同。
二是貝爾尼尼的雕製的青銅華蓋。
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撐,足有5層樓房高那麼高。華蓋前麵的半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伯多祿的墳墓,隻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麵對東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三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
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
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禦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除此三件藝術傑作外,站在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窿頂下抬頭上望,你會感到大堂內的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
穹頂周長71米,為羅馬全城的最高點。當您進入聖伯多祿大教堂內部的時候,第一眼看上去實在無法領略其宏偉的規模。
若用人直觀視覺去體測它的規模的話,很容易因教堂各個部分巧妙對稱的布局形成錯覺,需要借助一些實際資料才能說明它的實質:教堂的長度,包括門廊,為230米,拱頂的高度是38米。
正殿儘頭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隻聖靈信鴿,翼展達1.5米之長。這座教堂可容納6萬人。
如果有時間,遊客可乘電梯拾級而上,登頂俯瞰羅馬全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