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雲錦繼承了明、清時期的傳統風格而有所發展,傳統品種有妝花、庫錦、庫緞等幾大類。
庫金、庫錦等等以清代織成後輸入內務府“緞匹庫”而得名,沿用至今。
傳世文物有黃地桂兔紋妝花紗、壽桃紋妝花紗、雲鶴紋妝花紗、花卉樗蒲紋妝花緞。
木機妝花織造工藝是在中國4700多年絲綢織造史、3000多年織錦曆史中,至今尚不能被現代機器所替代的傳統工藝。
雲錦傳統生產工藝,繼承了中國古代織錦提花技術並有所發展。
其完善成熟的工藝技術,完全符合現代絲織提花工藝原理。
這種悠久的絲織提花工藝技術,在古代文獻中卻很少有係統而完整的記載。
最具體的記載,要算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
書中所繪錄的提花機圖的結構,同雲錦的花樓機基本一致。
“調絲”、“經具”、“花本”等各節所述,也與雲錦傳統生產工藝相似。
這說明今天的雲錦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絲織提花工藝一脈相承。
手工織造的南京雲錦是織錦中最為珍貴的上品,其技藝是中國古代織造工藝的典型,影響力一直延續到當代。
其“挑花結本”、“通經斷緯”、“挖花盤織”、等織造工藝和“逐花異色”藝術風格所代表的流派在中國獨樹一幟,至今不能被現代機器替代,在世界範圍也屬罕見。
其中妝花是雲錦中織造工藝最為複雜的品種,也是最具南京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提花絲織品種。
“妝花”是織造技法的總名詞,始見於明代的《天水冰山錄》。該書記載查抄嚴嵩家時抄出的大批織物中,有很多“妝花”名目的絲織物。
如“妝花緞”、“妝花綢”、“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紬”、“妝花絹”、“妝花錦”等等。
“妝花”織物有織金線的,也有不織金線的。
“妝花”織物的特點是用色多,色彩變化豐富。
在織造方法上,是用繞有各種不同顏色彩絨的緯管,對織料上的花紋做局部斷緯挖花盤織。
這種獨一無二的雲錦織造技法配色極度自由,不受組織結構的限製,而被稱之為“妝花”。
在雲錦的妝花品種中,還有一種叫做“金寶地”的織物。
這是中國傳統絲織品中特有的品種。
“金寶地”是用圓金線(即撚金線)織滿地,在金地上織出五彩繽紛、金彩交輝的花紋,織品極為富麗堂皇。
妝花是緞底上突出五彩花紋,是雲錦中製造技術最複雜、最華麗的提花絲織品。
妝花類織物是代表雲錦技藝特色和風格的品種,是在緞、綢、紗、羅等絲織物上用“挖花”技法織出彩色緯花圖案。
圖案布局嚴謹莊重,紋樣造型簡練概括,多為大型飽滿花紋作四方連續排列,亦有徹幅通匹為一單獨、適合紋樣的大型妝花織物(如明、清時龍袍、炕褥毯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