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為什麼這樣問呢?難道你想把山山送出去嗎?”春紅不解的問道,平日裡她是覺得秀花對山山也是不錯的,這突然問出來這件事讓自己有些猝不及防。
“你看看這以後你們畢竟有自己的孩子了,如果把山山送出去,沒準對他也更好,趁著他現在還不怎麼記事的。”秀花漫不經心的說著,在她的觀念裡這畢竟不是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孩子。
“娘,你怎麼能說出來這些話呢,這兩年我們已經把山山當自己的孩子了,要送走他是不可能的。”建平不太高興的說道。
“這都是我過來人的經驗,咱們給他找個好人家,不比現在好嗎?現在你們是沒有什麼感覺,等到以後孩子生出來了,你們能保證還對山山像現在這樣嗎?”秀花追問道。
春紅沉默了一會,其實這個也是自己擔心的問題,不過就算自己偏心,那起碼不會忘記自己的本意,必須要好好對山山才行,不過如何勸秀花打消這個念頭呢。
“娘,其實咱們家這些福氣都是山山帶來的,您想想,是不是山山來了以後家裡情況才逐漸好轉的,我們也蓋了新房,買了三馬車,還找到了掙錢的生意,而且最主要的,之前一直都沒有孩子,現在也突然懷孕了。”春紅一點點的給秀花說著,想著用玄學勸說秀花。
秀花聽到這個不說話了,看著窗外的山山,仔細回憶著最近兩年的點點滴滴。
看到秀花有些猶豫,春紅這時候又開口了,“而且我也聽說,咱們這些福氣都是孩子帶來的,如果真的把孩子送走,那福氣估計也留不住的,所以娘,咱們不能做這傷天害理的事情,畢竟我們都把山山當自己孩子了。”
春紅從未想過要把山山送走的,在春紅眼裡,這就是自己親生的孩子了,不知道秀花怎麼突然想起來要把山山送走了,難道是因為自己懷孕的原因嗎?
“行,反正我這也是提醒你們,以後的日子是你們兩口子過的,如果你們覺得可以,那就不送走山山了。”對於秀花,內心又何嘗不是有些糾結呢,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如果以後他要尋親,或者離開自己,那不就相當於白養了嗎?
隻是害怕遇到白眼狼而已,對於春紅來說,山山已經給予自己平日生活中的快樂了,就算是養個小貓小狗的,還不會舍得彆離,更不要說是活生生的小孩子了。
不過秀花還有一些擔心的,因為她總是聽到村裡的流言蜚語,說山山長的不像建平,倒是對山山的身世有些懷疑了,雖然有些人並沒有明確說是春紅怎麼樣了,但是總歸是對兩人的名聲有影響的。
隻是山山的確和建平長的很不相似,建平是塌鼻子,可是山山卻是高鼻梁,建平的皮膚是黝黑的,但是山山長的皮膚雪白雪白的,建平是雙眼皮,但是山山是個單眼皮。總之,山山和建平完全不像父子。
秀花肯定是知道怎麼回事的,但是村裡人的謠言也是堵不住的,而且山山是撿來的事情也沒有什麼人知道。
秀花也不想想太多了,現在隻要能讓春紅肚子裡的孩子平安出生就好,春紅說的話倒是說到自己心坎裡了,自己還真的聽說過,有人因為不生孩子就領養了一個,結果領養回來就懷孕生孩子了,夫妻倆就動了把領養孩子送回去的心思,結果自己的孩子也沒有保住。
所以對於春紅說的話,自己之前還真的沒有這樣想過,如果山山真是家裡的小福星,那的確不能夠把他送走的。
“娘,你就不要擔心了,你看看山山現在被我們養的多麼好,你真舍得把他送走嗎?”建平指著窗外的山山說道,這時山山正在院子裡逗著小豬玩呢。
其實都是不舍得山山的,就算養個小動物還有感情呢,更彆提孩子了。
“好,我也是多想了,反正以後你們兩口子就要多受累了,要養兩個孩子,另外,提醒你們,我可是聽說村裡有些閒言碎語的,說山山長的不像建平,也不知道哪個殺千刀的,你說說,能像建平嗎?就彆說建平了,這孩子跟春紅也不是很像啊,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能說出來這話,看來真是閒出毛病了!”秀花嘟囔的說道。
“娘,我們知道了,對於這些流言就聽聽就算了,因為這個生氣不值當的,這孩子本來不是咱們的,這個咱們自己知道就行了,如果村裡人知道了,你說孩子以後怎麼生活呢?”建平耐心的說道。
聽到建平說這些,春紅的心裡也紓解了,本來自己還擔心建平會不喜歡山山,也想把他送走的,對於不受寵愛的事情,春紅一直都有切身體驗的,自己從小便不受爹娘的喜歡,她們隻喜歡林林,因為他是男孩子。
所以春紅下定決心,不管生出來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即使有些事做不到完全平等,那也儘量做到一致。
“媽媽,奶奶在說什麼呀?為什麼看到我一直在歎氣呢?”山山疑惑的問道。
“山山,奶奶是遇到了其他發愁的事情了,並不是看到你才歎氣的,剛才對著爸爸也歎氣了呢!”春紅和聲和氣的說道,恐怕山山意識到了什麼,山山雖然年紀小,但是又不是傻,對於大人的表情和話語都是能夠聽得懂的。
山山滿意的點了點頭,又看著春紅的肚子,說“媽媽,這裡麵是小妹妹還是小弟弟呢?”
春紅沒想到這麼小的孩子還能夠關注到自己的肚子,便高興的問,“你喜歡小弟弟還是小妹妹?”
山山頓了頓,想了想,“我都喜歡!”
春紅摸了摸山山的頭,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山山是這麼懂事的孩子,當時如果不是自己把他撿到家了,那山山又麵臨什麼樣子的處境。
可是,春紅沒有想到,這村裡的謠言竟然這樣快的就到了自己耳朵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