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現在能吃飽飯。】
【...
“要搞明白是什麼因素讓野草瘋長,那稻穀也能和野草一樣增加產量。”
...
終於實現了畝產千斤。
產量的不斷增加,稻田裡是金黃的稻穀。
正是這項技術,讓曾經吃不飽飯的中國人,牢牢端住了自己的飯碗。
1976年至1988年,全國雜交水稻累計種植麵積為12.56億畝,累計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00多億元。
1995年二係法雜交水稻開始大麵積生產,平均畝產比三係法又遞增了10左右。
2006年止,雜交水稻累計種植55億多畝,增加稻穀5000多億公斤。
從突破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到2023年10月的1251.5公斤,在各地的示範田裡,雜交水稻大麵積畝產的世界紀錄不斷刷新。
據統計,雜交水稻所增產的糧食,每年可多養活近億人口。
...
“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餓。讓天下人,都吃飽飯。”】
<千古>
<現在能吃飽飯,還得是糧食畝產量的提高。[點讚]>
<願餓殍不再降臨世間[保佑]>
<人間掌管糧食的神。>
<以前:今天吃什麼?
現在:今天吃什麼?>
<現在能挑食,但是也不要忘記今天的飽飯是為什麼。>
<搞清楚雄性不育性和雜交水稻的關係真的很重要>
<當年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天然雜交水稻是雄蕊給雌蕊授粉,而稻花不僅雌雄同體,這兩種花蕊還靠得非常近。要是人為改變自花授粉的方式,最好就是找到雄性不育株,讓這兩種基因優良的水稻雜交。>
......
李然然看到下方還有一個視頻是在講古時的饑荒的事。
【為何古代經常鬨饑荒】
【天災會導致土地荒蕪,由於科技水平的限製,缺乏現代氣象預測技術,對極端天氣如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難以有效應對。
古代土地兼並現象嚴重,無主之地增多,農民無地。與此同時,農民還要承擔繁重的賦稅徭役。古時的農業稅製度,隨朝代更迭不斷變化。秦製是將土地和人口都收歸國有,對所有土地和人口征稅。漢租賦是將農民的勞動力和土地分開征稅。唐租庸調是將農民的勞動力和土地合並征稅。宋兩稅法是分為田賦和丁賦兩部分。農業稅的終結是在現代中國2006年,全麵取消農業稅,結束了長達2600多年的農業稅製。
古代農業技術的落後,耕作方式效率低下,缺乏化肥、農藥、灌溉技術等。古代的水利工程,經常因為勞民傷財,引起民變。
還有諸多的人為因素比如戰爭。戰爭會導致勞動力減少,農業生產受損,有時當朝政府也會做出過度征稅,這些都是會加劇糧食短缺。】
<歲大饑,人相食>
<古代的耕作方式和技術其實一直都在進步,但是抵擋不住的天災人禍[歎氣]>
<其實現在想想我們幾乎什麼都吃,不就是因為以前…吃不飽嘛[捂臉]>
<目前公認的解決世界糧食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化肥的產生,農藥的出現,食物種類變多和機械化的使用。>
<可以看看宋代李迪畫的榖豐安樂圖,畫中寓意是“秋收倉廩足,不怕瓦雀多”,可是畫上的稻穀和現在的相比太少了>
<要是現在有人種成這樣不得被笑話死[大笑]>
<感覺取消了農業稅這政才是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還會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古代的肥料基本上是石灰肥料、綠肥、骨粉肥料、草木灰、硫磺肥料...>
<古代發生饑荒時,農民們逃荒會成為常態,逃荒路上艱難,人們為了生存在逃荒途中遇上食物短缺,災民們就會吃死者和被埋葬的屍體...>
<唉,主要還是能吃的少。不像後麵還有土豆、玉米、番薯這些>
<那個時候是少部分人掌握絕對資源,所以分配嚴重不均。>
......
李然然看到【歲大饑,人相食】的評論就覺得渾身被刺痛,唉。
光幕的各界在現代終於知道了為什麼現代中國能養活十幾億人口,他們能吃飽,他們的糧食是畝產千斤!
————
秦始皇三十年
秦始皇嬴政感到很高興,就算現在沒那個技術,不代表未來沒有。就算沒有達到光幕上的水平,但能有其中之一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