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李然然還在腦中回憶了一番,三個嗎?隻記得好像隻有兩個?
【曆史上三位廟號“神宗”的皇帝,你都知道他們是誰嗎?】
【第一位: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趙頊。
宋神宗與其子宋哲宗是北宋最有抱負和作為的皇帝。
在宋神宗即位之前,北宋就麵臨著邊疆地區頻遭外敵侵襲,國家在財政方麵也極為困難,各地治安不穩定,天災民變頻發的困境。
所以宋神宗即位後有了“富國強兵,對外拓邊”的想法,登基成皇帝後感受到宋朝的積貧積弱,意識到北宋必須得變法改變現有局麵,於是宋神宗召王安石赴京。
熙寧二年,影響宋朝深遠的“熙寧變法”開始了。
宋神宗首先想改變的便是北宋在西部地區被動挨打的局麵,在其強硬態度下一改之前皇帝對西夏采取的防禦政策,轉變為積極進取,企圖徹底製服西夏。
在熙寧變法的期間,王安石上書宋神宗任用王韶出兵抵抗西夏,此戰北宋拓地五州,史稱“熙河開邊”。
變法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因反對勢力和變法的弊端,最終導致宋神宗廢除了部分新法,王安石被罷相。
後麵宋神宗再次意圖變法,但仍隻得勉強維持。
元豐四年,趁西夏皇室內亂,宋神宗發兵40萬,兵出五路,大舉進攻西夏靈州。
此戰因北宋軍的五路大軍缺乏統一的指揮,再加上長途奔襲,各軍糧草不濟,最終西夏軍大敗宋軍。
元豐五年,給事中徐禧獻策,築永樂城,宋神宗準之。
西夏發兵30萬圍攻永樂城,因徐禧“狂謀輕敵”,被西夏軍圍困截斷水源,永樂城破,徐禧以身殉國,宋軍大敗。
北宋的這兩次對西夏戰爭失敗,使得宋神宗寄希望通過變法達到“富國強兵,對外拓邊”的願望破滅,並且還使得北宋遭到了巨大打擊。
元豐八年,宋神宗趙頊憂鬱而逝,年38,廟號神宗。】
<宋神宗這個廟號“民無能名曰神”,就是宋神宗去世後高太後和司馬光等舊黨給趙頊上的>
<其實“神宗”這個廟號不是明褒實貶,當時給趙頊定廟號的那些大臣還是新黨的人占多數,而且是“神宗”廟號是這麼說的
“…其間聖賢之君作…書載益稱堯德,曰乃聖乃神,乃武乃文,…文武所以立事也”
明明就是稱讚趙頊為堯,而且從後麵宋徽宗趙佶給他爹加諡號也可以看出來如果“神宗”不好的話,也會被換成其他的,而且宋神宗還是宋代正經的“百世不祧之宗”>
<那為什麼明朝大臣為了貶低皇帝便找了神宗這個似褒實貶的廟號[疑惑]>
<後人這麼說,還是覺得就是因為他變法,得罪了所有人還沒有徹底完成變法。
特彆是後麵宋徽宗即位後也一直延續著他爹宋神宗和他哥宋哲宗的變法,但是宋徽宗這人就很難評,把北宋使勁折騰…然後北宋玩完…>
<這期間的時局不就是個放大版的三國,完顏金代耶律遼就如司馬晉代曹魏,西夏是蜀漢,宋是東吳,最後都被蒙古外族)滅了>
<隻能說宋神宗變法沒有成功才留下這些,如果他成功了,滅西夏,北伐遼國,那他就成祖了>
<神宗和荊公真的是一對理想主義者,我在兩宋的君王中最喜歡的就是神宗,胸懷大誌一直掙紮想要有番作為,最後卻憂鬱而亡…>
<徐禧這種人怎麼說呢,典型的紙上談兵,不是說書生帶兵不行,看看虞允文的采石之戰就很牛逼。
但是徐禧這個人是真不行,輕敵就不說了,戰略眼光也不行,指揮的永樂城之戰真的是把所有的錯誤全犯了[無語]>
<說實話,都是神宗,但是宋神宗的神和明神宗的神可不是一個神,真的不要再生搬硬套了[歎氣]>
<北宋最有作為的兩個皇帝都早逝,反而是亡國之君卻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