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官尋母朱壽昌,字康叔,北宋揚州天長秦欄裡人。自幼聰慧,精讀詩書,27歲時考中進士,官途順遂。
是宋真宗年間工部侍郎朱巽之庶子。生母劉氏在朱壽昌幼年時,被朱巽遺棄,從此,母子分離。
五十年來,朱壽昌從未放棄過尋找母親,每到一個地方做官就會四處尋找母親的蹤跡。等到了宋神宗熙寧初年時,年過半百的朱壽昌已無做官的心思,想要辭官全力去尋找生母。
臨行前對家人說“找不到母親,我今生今世絕不回家。”他一路尋親到秦地,終於在曆經數年後,在同州找到了自己的生母。而劉氏已經七十多歲了。
劉氏在被趕出朱家後,改嫁給黨氏,又生子女數人。朱壽昌不僅將在同州的生母劉氏接回故裡照顧,還將其生母所出得子女視如親弟妹,也接回了家中供養。
有人將朱壽昌棄官尋母之事上奏宋神宗趙頊,宋神宗得知朱壽昌事後,責令複原職
母親離世後,朱壽昌為母守孝三年。有人將朱壽昌尋母之事上奏給了宋神宗,神宗得知後責令他官複原職,回到朝堂。
銳評說實話這個故事我是以前在電視上知道的,印象裡麵是有一期尋親節目主持人說了這個典故。小時候看這個故事看得我心裡酸澀,太不容易了。又有多少人是能堅持五十多年?又有多少人能活到七十多歲?
劉氏和朱壽昌都不容易。
寧願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也不想看陰謀論說什麼朱壽昌是為了名聲,後麵找到的生母劉氏也不是真的。】
<二十多個故事看下來,就這個讓我是真的感動[哭]聯想到了現實中,那些尋親的人,有多少人真的能找回家呢?[大哭]>
<哎那個爹太惡心了吧>
<古代的妾隨意就被趕走好歹劉氏還為他生了孩子啊[發怒]>
<朱壽昌這個事在當時代算是網紅事件了吧,都被同時代的兩大文豪蘇東坡和王安石相繼撰文讚頌了誒[吃瓜]所以我覺得應該蠻真的>
<棄官尋母我隻知道有這個詞,但沒有了解過。還是後來看《蘇東坡全集》的時候在裡麵發現蘇軾給他寫了二十多封信、好幾首詩詞、還有幾篇文章,屬實是真火。>
<“嗟我白頭生意儘,看君今日更淒然。”來自政壇大佬王安石寫的《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東歸》>
<我又又又去百度上查了人物經曆,朱壽昌還是很牛的[點讚]後麵還當了大官。>
<為北宋說句公道話,改嫁不犯法>
<這要是在明清年間,不得被罵死>
[宋熙寧三年朱壽昌感謝光幕之大恩!!!]
[宋神宗趙頊同州一帶的官員,都去查所在地的戶籍,有姓黨之人給宋熙寧三年朱壽昌]
[宋熙寧三年王安石及時啊,這次能有更多時間可以陪在身邊]
[宋熙寧三年蘇軾宋熙寧三年朱壽昌康叔找到母親,我來給康叔寫詞!]
宋熙寧三年
蘇軾在給弟弟的信件中又多加了些,說了自己對朱壽昌堅持尋母的感歎。
朱壽昌人就在秦地,得到光幕透露的信息後,立刻趕去同州。
光幕上也有許多同州人在猜測具體會是同州的哪兒裡。
如果是西北地方的黨氏,就多為羌族與漢族融合通婚後,所改的姓。許多人又將目光瞥向羌族人多的地方。
同州一縣城鄉下
年過七十的劉氏,丈夫早已離世,兒孫孝順,一大家子都生活在一起,生活雖困苦但好在身體也還算硬朗。
從光幕現世至今,仍對於它心存懼怕,不敢直視。
不過,就算是不敢看光幕,仍能聽到它所傳出來的聲音。劉氏忙碌的做著家務活,偶爾也聽聽光幕在說什麼。
光幕在講二十四孝的故事,劉氏聽完就對著小孫子說,以後也要做個孝順父母的人。
說話間,隱約聽到光幕提到了朱巽、朱壽昌的名字。
劉氏整個人怔愣住,似乎是聽到了不可思議的話,緩慢抬起遍布皺紋的臉。
“壽昌”
說完便落了淚。
不同時代的人都被棄官尋母的故事所打動。
聰明人已經開始利用光幕的評論功能,在上麵發送消息。
但光幕的評論通向了各個時代,消息很雜亂,收效甚微。
喜歡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