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巷外。
長街。
看著青衣姑娘消失在人海,中年文士輕輕歎氣,隨即又搖搖頭走向河堤。
怪不得當年會被高景山破城,自己真是越活越糊塗,哦不,應該說是越死越糊塗。
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縱然身上道意盎然、功德自彰,又能如何幫到自己?
神不渡人唯自渡。
孤魂野鬼一樣在世間渾渾噩噩遊蕩數百年,又於一百多年前僥幸清醒神智。
這已是僥天之幸,他如何還能要求更多?
中年文士緩緩朝著河邊走去。
人來人往、摩肩接踵,沒人注意到他,也無人能碰到他。
……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拄著拐杖走在街上。
前方有一家魚攤。
門口曬日頭的時候,常聽街坊們說這家的攤主很實在。
不會給你多稱,但也不會缺斤短兩,更不會欺負小娃娃,以及像他這種眼神不再清明的老人。
這很好。
他特地趕了大早出門,身上帶著編背簍大半年攢下來的一點錢。
他想給孫兒買條魚。
小娃娃半年前就在跟他念叨,可惜身為爺爺的自己當時沒錢,便隻能騙孫兒說魚不好吃。
魚怎麼可能不好吃嘛!
想著孫兒看見魚時臉上的驚喜,老人咧著嘴笑了起來。
攤主很忙。
老人說他想要一條青魚。
街坊跟他說青魚好吃,還不粘牙。
攤主抬起杆秤,將魚掛上。
“一斤二兩三錢,總共四百又八文,給四百文就行。”
錢剛剛夠!
老人從懷裡取出一隻包得嚴嚴實實的麻布包,一層一層展開,露出幾粒散碎銀子和銅錢。
給錢的時候,因為攤主遞魚過來,老人便將拐杖靠在腰側,騰出拄著拐杖的右手去接魚。
恰在此時。
身後人潮忽然湧動起來,老人一個沒站穩朝旁邊倒去。
慌亂之中,老人想要抓住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