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江寧並不是一個毫無原則、四處行善的人。
畢竟,在如今這個社會裡,當個好人往往得不到好下場。
而這個道理,直到江寧經曆過一次重生後,才真正明白過來。
且先不提他從前那如慈禧太後般難以侍候的女友吧!
單說江寧一直以來還有位交情甚好的“妹妹”。
他們相識時,這女孩才16歲芳齡。
此後八年時間,江寧始終待她不薄,可以說是關懷備至。
雖不敢誇口做到隨傳隨到,但隻要接到對方來電必定接聽,收到信息也定會及時回複。
然而,這些其實都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
。事後回想起來,江寧意識到他與那個女孩之間的關係存在著一些問題。
起初,女孩隻是將江寧視作兄長或摯友,但由於江寧長期以來對她關愛有加,這種關係逐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曾經,女孩總是迫不及待地與江寧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歡樂,他們之間的聯係緊密而頻繁。
然而,不知何時起,這種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
後來的女孩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不再與江寧分享那些讓她開心愉悅的瞬間。
取而代之的是,兩人之間的聯係日益減少。
仿佛有一道無形的屏障橫亙在他們中間,使得彼此漸行漸遠。
隻有當女孩遭遇挫折、陷入困境時,她才會想起江寧這個人。
此時此刻,江寧成為了她情感宣泄的唯一出口,宛如一個默默承受一切的垃圾桶。
每一次撥通江寧的電話,話題無非就是失戀後的痛苦、工作與生活帶來的沉重壓力等等。
江寧本身同樣麵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內心也積攢了不少負能量。
儘管如此,他仍然儘力去傾聽並理解女孩的苦衷。
有時,他甚至不得不抽出時間來應對對方源源不斷傳遞過來的消極情緒。
每當女孩向江寧哭訴自己的不幸時,江寧總會耐心地給出建議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女孩似乎對這些良言充耳不聞,從未真正采納過哪怕一次。
最終,事情往往如舊,女孩依舊是那個沒心沒肺、無憂無慮的樣子。
然而此時此刻,江寧心中已然明了與她繼續相處已難以為繼。
無論是親情亦或友情,人與人之間若欲維係良好關係,則需彼此共同努力經營。
倘若僅有一方長期不懈地投入情感,卻始終無法獲得絲毫回應,那麼隨著時光流轉,這段情誼必然會逐漸變質。
終於有一日,江寧邀約女子一同用餐時,怎料她竟追隨那個頻繁爭吵又和好如初的男友離去,並聲稱改日再會。
近十年深厚友誼的分量,竟然遠不及相識未滿一年的戀人,這令江寧倍感心寒。
他不禁自嘲,仿佛自己就是一個滑稽可笑、供人取樂的小醜罷了。
儘管如此,江寧並未心生怨念或惱怒之情。
他隻是默默地給女孩發送了一段文字,隨後將其所有聯絡方式一一刪除並拉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