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十一月_四合院之飲食男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3章 十一月(1 / 2)

從今年的九月份開始,集團各部門以及獲準入駐集團雙子座大樓的單位便陸陸續續地搬到了新的辦公樓。

隻有集團領導以及綜合管理部還沒有完成搬遷任務,不過也在進行中。

上一次回京,李學武陪同李懷德等人參觀了新的辦公樓,也看了李懷德的辦公室,著實寬敞漂亮。

整座大樓都是由法國設計師牽頭,結合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優秀設計師與紅星聯合建築的設計師共同完成的設計和裝修。

風格自然兼具實用性和現代化,大樓所應用的鋼化玻璃和裝修材料很多都是進口,造價著實不低。

李學武此次回來依舊沒能趕上集團領導層搬遷,他自己當然不會心急,秘書長辦公室就在那又丟不了,況且就算搬過去了,又能用咋地。

一時半會他是回不來的,就算是要搬,這邊也沒什麼東西可搬了。

當初的秘書長辦公室已經被卜清芳占用了,陳壽芝來了以後她要主動讓出來,可陳壽芝沒讓。

直到卜清芳去聯合能源總公司上任,陳壽芝也沒更換辦公室。

原因很簡單,雖然那間辦公室較他現在用的寬敞一些,但集團馬上就要搬遷到新的大樓,他還費什麼事。

不過13號的管委會工作會議的召開地點是在雙子座大樓十樓。

為什麼是在十樓,而不是同樣擁有小會議室的九樓?

很簡單,九樓是集團領導辦公室樓層,按李主任要求,最好的那間小會議室懸掛的是常委會會議室。

現在上麵要求各機關單位積極討論和探索恢複組織領導架構,李懷德當然能讀懂上級的要求和風向。

現在設置常委會會議室是早了一點,但絕對等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用。

再一個,集團目前還沒有考察和選出新的d組織成員,所以不方便用。

這裡多說一句,如果按照上級要求和指示,恢複組織架構,那麼紅星鋼鐵集團會產生幾套管理班子?

答案是三套,有意思吧。

第一套就是剛剛提到的d組織架構,要恢複d組會議,恢複結構。

第二套則是現有的,已經使用了三年的管委會組織架構。

第三套則是紅星廠正式完成集團化目標以後產生的業務管理架構。

一般來說,第一套組織架構是由書記、副書記和d組成員組成。

第二套都知道了,是由管委會主任、副主任和秘書長組成。

第三套則是由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總經理助理組成。

第三套組織架構另有副總經理級彆的總經濟師、總會計師和總設計師。

李學武同老李討論過相關的組織架構設置條件,以及管理需要。

他給老李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增設安全總監一職,副總級彆。

從他接手並發起紅星廠的安全管理革新以來,紅星鋼鐵集團每年的生產事故傷亡人數都在可控範圍內。

彆看今年冶金廠4號爐發生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但傷亡人數在全年安全生產指標範圍內,尤其是比較其他工業企業,那也是遙遙領先的存在。

不用比,也沒法比,紅星鋼鐵集團對安全生產的要求非常高,高出了行業標準。

你說4號爐事故的傷亡人數在高標準麵前就是個笑話,這李學武承認管理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

開始調查到現在,一直沒得出結論,相關的專家已經去了三批次。

李學武在事故調查工作會議上已經強調,要解決安全生產問題,也要厘清生產事故責任,還要保證後續安全施工保障。這三者並不衝突。

也正是受四號爐安全生產事故啟發,李學武這才提議增設安全總監一職,全麵負責集團上下安全生產工作。

集團層麵增設安全總監,自上而下就要設置安全總監和安全管理員。

要打造安全管理體係,儘最大可能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李懷德當時沒有立即否定他的意見,表示會同上級領導彙報討論。

時間過去了半個月,沒聽到老李的消息,李學武知道他的這個意見應該是被采納了,否則早就有消息了。

老李還是一個想乾事的人,就是經常摸不著門道,也看不清前麵。

他的謹慎讓他躲避了許多暗箭,但也失去了很多機遇。

尤其是現在,他是集團的一把手,是頂雷的存在,他哪裡敢冒失。

此次集團召開管委會工作會議就是對前一季度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並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布置安排。

他可以不懂,但不能不知道。

召開工作會議正是要對現階段重點工作進行集體討論,並產生一致性意見。

什麼叫集體的決策,這就是。

李學武回京期間用了一台小車班的魔都轎車,也就是所謂的“兩頭平”,空間相對較小,坐著還算是舒服。

韓建昆並沒有來接他,而是派了一個年輕的司機,同張恩遠一起來的他家。

11月的京城天氣早就涼了,不過早晨的陽光也足夠溫暖,就是沒有夏日那般熱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家門口道行樹已經光禿禿的,環衛工人早早地便在馬路邊收拾著厚厚的落葉。

估計這也是最後一茬了,往後再想找這麼厚的落葉也是困難,樹上零散懸掛的幾片不成氣候。

二丫送他出門,同他詢問今晚是否回來吃飯時,白色的哈氣從嘴裡時不時地冒出來。

並沒有很急切地降溫,但氣溫就是越來越低。

“如果我不回來吃飯,會給家裡打電話的。”

李學武出了院門,回頭同二丫微微點頭說道:“記得中午給你小寧姐送的飯菜清淡一點,她胃口不好。”

“我知道了,二哥,您放心吧。”

二丫答應的很痛快,回頭看了看院裡窗子,李姝和李寧正趴在餐廳的八角窗望著這邊。

顧寧比李學武上班要早,早飯吃過便收拾了東西往單位去了。

冬天嫌麻煩,自行車都不騎了。

也是有多嘴多舌的,醫院裡傳閒話,說顧寧是嬌小姐,單位距家隻有那麼一點點還要騎個自行車。

顧寧早就厭煩這些閒話,可在李學武的勸說下還是忍了下來。

也是父親和母親不在京城,家裡的影響力日漸薄弱,領導對自己的態度也沒以前那麼積極。

反正是種種原因吧,據李學武說還有社會對階層的反抗意識和敵視,她都無所謂了。

天氣暖和的時候還會騎著自行車,因為那是李學武給她買的。

天冷了怕摔跤,也怕寒風打臉,那就走著去單位。

不過怎麼走都比李學武早,隻要做手術就得查房,能早一點去還能留出充足的時間詢問病情。

這樣看來,她比李學武更熱愛工作,是當做事業來做的。

李學武完全是把工作當生活裡的一部分。

他甚至將陪孩子和家人休閒也當做是生活的必需品,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的態度著實有點另類。

這個時候講什麼?

講奉獻、講付出、講認真工作,唯獨不講偷閒躲懶。

可李學武就是這種態度依然能將工作做的很好,不得不說有的時候還得看能力。

汽車沿著寬闊的馬路拐出了東直門,徑直駛向亮馬河生態工業區。

其實不用看工業區大大的廣告招牌,更不用去看周圍的建築物判斷是否到了,隻需要用心感受。

這個年代的公路施工標準不高,尤其是乘坐減震效果一般的轎車,舒適性削減的很厲害。

但當轎車駛入亮馬河生態工業區以後路況感受便不一樣了,這裡的馬路是用瀝青混凝土鋪就的。

李學武很清楚後世公路鋪設標準,在亮馬河生態工業區設計和建設之初便提出了這一要求。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所有改擴建和翻修的馬路通通按照這一標準施工建設的。

嚴格的施工工藝造就了平整的路麵,汽車跑在上麵感受不到一點顛簸。

比較出城時狹窄的道路,一進入亮馬河工業便能清晰地感受到這裡的不一樣。

主乾道雙向82車道,4機動車1非機動車車道的設置至少滿足未來50年的交通需要。

就是廠區公路和輔助道路也做到了42的設計,汽車和自行車行駛在工業區道路上一點都不擁擠。

尤其是工人新村自去年12月份開始入住以來,今年又完工了一大批住宅樓,工人陸陸續續地搬進了新家。

在服務市場和商業一條街開始營業後,大部分職工和家屬都不用再去城裡購買商品,大大減少了交通壓力。

從工人新村出來就是商業一條街,走到頭就是供應和服務市場,生活需要有勞服公司和銷售公司支持,哪裡還需要往城裡跑,反倒是城裡人往工業區跑。

以前四九城就這麼大,年輕人也好,成年人也罷,放假了都喜歡串門走朋友。

不愛串門的也會去商場逛一逛,即便是兜裡沒錢什麼都不買,也想去見見世麵。

現在有更大的世麵可見,他們還能錯過?

當然了,京城的年輕人肉眼可見的少了,不上學就上班,不上班就下鄉,誰敢在大街上閒遛彎。

可亮馬河工業區供銷市場開業的那天還是吸引了來自全城的目光。

以前有軋鋼廠職工親戚的人都聽說了,紅星廠給職工的福利待遇非常好,不用票都能買著東西。

那時候光聽說了,可供應服務部是在廠區內部,一般人還真進不去。

現在好了,供應服務部搬遷到了供銷市場,誰都能去看看熱鬨。

當然是看熱鬨,想要買東西還是得拿錢和票。

紅星鋼鐵集團的職工則不需要,他們要帶著自己的工作證,以及家用供銷簿,登記過後就能用錢買東西。

這可羨煞了那些看熱鬨的老百姓,因為供銷市場裡的商品種類同城裡的市場一樣全。

生活百貨樣樣都有,甚至還能看到自行車和手表的櫃台,不用工業票也能買自行車、買手表了?

當然能買,紅星鋼鐵集團銷售總公司旗下津門貿易管理中心有相關聯合單位以及進口渠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行車不用愁,鋼汽生產的摩托車也是緊俏商品,無論是哪個自行車工廠都需要這樣的資源。

摩托車更貴,換來的自行車也更多,基本上能滿足集團職工的購置需求。

你說我有職工證明,有供銷簿,從這裡用錢買一台自行車,然後轉手賣給親戚或者朋友賺一筆不合適嗎?

當然合適,但這樣的買賣十年內你隻能做一次。

供銷簿會登記你的個人信息,緊俏和受限商品會限製購買年限和次數,自行車就是受限商品,手表也是。

至於說副食品或者食品廠生產的罐頭、糖果零食等等,這些不算受限商品,但算緊俏商品。

你可以多次購買,但不能多次大量購買,以食品廠的產能,就算有人偷偷做倒賣生意也不會缺庫存的。

其實集團反倒希望這種緊俏物資或者不在緊俏物資範圍內的商品能更多地流入市場。

比如汽車,比如五金工具,比如電子產品。

亮馬河工業區供銷市場裡也賣電視機、收音機和洗衣機,且不限製購買數量和次數,你隻要花錢買就行了。

銷售總公司在城內敞開供應的旗艦店就有兩家,誰會來供銷市場稀罕這些東西。

他們是不買嗎?他們是買不起啊。

東城人來亮馬河生態工業區最頻繁,因為羨慕,距離近,往來方便。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的整體環境和商業氛圍就是比城裡要好很多,且亮化工程做的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安保工作和基礎服務工作也很優秀。

這裡走不了多遠便能看見治安崗亭,亮馬河公園還能看見退休工人組成的服務崗。

馬路上不見垃圾和雜物,更不見打架鬥毆的小年輕,每到周末城裡人都會選擇來這邊遊玩。

或是看看河畔花園的景色,泛舟河上,或是品嘗這裡的美食菜肴,逛一逛現代化的商業區。

紅星廠當初所提出的生態工業標準正在被樹立起來,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單位組織人員來參觀學習。

有人說紅星鋼鐵集團在東城外建造了一座衛星城市,可說衛星城市還太小了一些。

亮馬河生態工業區圈起來也才幾千畝地,完全達不到衛星城市的規模,隻能說標準比較高罷了。

很多人羨慕這裡,羨慕這裡的職工和生活,就連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和豎起來的路燈他們都羨慕。

紅星鋼鐵集團將近三年的營收利潤全都砸在了基礎建設上,這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績。

一過亮馬橋,最顯眼的便是橋邊豎起來的巨型廣告牌,上麵繪製的是亮馬河工業區宏偉藍圖。

下麵用方正的字體寫著“亮馬河工業區歡迎您”幾個大字,即便是夜間也會有燈光照射的清清楚楚。

這個巨型廣告牌還是當初周先生來調研時製作的,現在則成了進入亮馬河工業區的標誌性建築物。

銷售總公司已經預定了這個廣告牌下一階段的展示位,隻等明年工業區基礎建設全部竣工,那塊展示牌子撤下來以後,他們便要將產品廣告掛上去。

一個月一換,十二個月不重樣。

廣告牌的後麵是供應鏈倉庫區,很大,這裡可供汽車、電子、食品等多個類彆的供應鏈共同使用。

對麵則是近兩年京城最有實力,也最有名氣的聯合工業醫院,這裡的名醫數不過來,醫療器械和設備全是自港城進口,醫療環境遠超目京城所有醫院的水平。

憑借這些條件,以及經曆過大學習等活動洗禮的京城醫院現狀,聯合工業醫院從開始運營到現在,就診病人成幾何倍數增長,到現在已經成為京城接診人數最多的醫院了。

有病人就診,就有利潤產生,醫院便有希望早日實現自負盈虧,平穩運營。

這麼多人員,這麼多機械設備,就連維持醫療環境也是需要資金的,沒有錢什麼事都辦不成。

過了十字路口,不用再往遠走,左手邊是工人新村甲字住宅區,右手邊便是集團的辦公大樓集群。

隔著長長的綠化帶到了大門口,有保衛敬禮放行,汽車駛入花園式辦公區。

沒錯,就是花園式辦公區。

以雙子樓左前方臨近亮馬河的八角廳為起點,沿著主乾道一直往東推進,整條線都是河畔花園的範圍。

從西往東數,依次是:八角廳、聯合工業大廈、工業展覽館和圖書館俱樂部)、雙子座辦公大廈、文藝出版社大樓廣播電台和聯合工業報)、紅星招待賓館在建)、河畔花園住宅區在建)、科技研究院等等。


最新小说: 暗核獵兵:星骸邊境1001區 鳳歸滄海:卿與辰兮共山河 藝之神 華夏龍法師 嬌嬌女不裝了,今夜撲進大佬懷裡 宿主虐渣不眨眼,極品紛紛跪地哭 我為末世淨穢土 重生仙帝隻是我的小弟 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 被嫌棄的Omega她炸了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