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廠的發電能力一般,但有組網的能力和資格。”
卜清芳依舊沒有放棄兼並鋼城火力發電站七廠的選擇。
不過她很信任李學武的眼光和嗅覺,決定放棄發展民用電網。
“如果直供工業區,我們有兩種選擇……”
一襲灰色呢子大衣,腳踩著半高跟走在李學武的身邊,女強人的氣質絲毫不顯遜色。
她本就是紅星廠少有的業務型女乾部,這麼多年熬下來,如果說沒有能力咋可能負責這麼多年的組織宣傳工作。
不僅僅是李學武的推薦,還有李懷德的認可和信任,這才有了能源總公司成立一年就換將的特殊情況,由她替換紀久征擔任總經理。
這位女老總一上任便開始了三板斧,舞的那叫虎虎生風。
內修紀律,外拓業務,將紀久征定下的經營策略完全推翻。
紀久征是技術處出身,做事喜歡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而卜清芳是宣傳處出身,做事更喜歡隨機應變,閃轉騰挪。
兩人做事風格不同,做管理也不同,誰更適合就得看實際。
而實際上,在集團部門做管理還就得講究紀久征那一套。
但在下麵,尤其是新公司、新單位正處於開荒階段,光關注穩定可不行,領導看的是速度。
早在李學武到遼東上任的時候就提醒過紀久征,集團領導對他的工作有不滿的地方,是時候放開手腳大乾一場了。
不過紀久征心裡沒太在意,甚至是沒在意他來遼東的意義。
結果呢?
李學武的提醒他不屑一顧,換來的就是集團領導的耐心被消磨殆儘,不換他換誰。
要說對事不對人,李學武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就連紀久征都承認是自己錯過了他的提醒。
能源總公司背靠集團,身後有多家財團支持,竟然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了都沒有新礦區開發和兼並,這不是浪費時間嘛。
在戰略意義上來講,時間比金錢更重要,因為政策瞬息萬變,抓不住政策的尾巴等於一年白乾。
卜清芳是個狠人,她不會跟著政策的尾巴走,過去十幾二十年淨研究政策了,宣傳部門出身的經曆讓她更習慣預判政策。
所以能源總公司的發展策略突然加快,收購案提交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在鋼城,她主動來找李學武的幫忙,在其他城市和地方早就開始了礦產資源的兼並工作。
先彆管已知探明或者已經開采的礦產是否為富礦,先兼並了再說,先把生產和管理模式推下去再說。
買十個礦,但凡有兩個是富礦就夠賺的了,這年月礦產不貴,遠沒有到跨界經營進不來的地步。
再說了,遼東工業是支持紅星鋼鐵集團來遼東開拓業務的。
有紅星鋼城工業區在,鋼城也從單純的鋼鐵城市逐漸向新興高科技產業和富集型重工業城市轉變,有了更多的經濟發展縱深。
鋼汽、鋼飛、鋼電、鋼紮、鋼冶……真等這些種子工業開花結果,繁衍生息的時候,鋼城將會成為東北大地最富有活力的城市。
有工業企業就有工人,有更多的工人就有更多的城市經濟。
當城市經濟活躍起來後,帶動的可不僅僅是就業和產業,還有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
所以當紅星鋼鐵集團聯合能源總公司調研火電七廠的時候,鋼城的領導恨不得派車來接人人了。
如果能源總公司瞄準的是火電一廠、三廠這種主力廠,那無論是鋼城還是電力都不會應允。
火電七廠從建立之初就存在著一係列的問題,從名字上就能看得出這座工廠是增建火電廠。
按照卜清芳的介紹,七廠是應鋼城城市用電不足,在火電三廠技術改造的兩年時間裡做補充使用而由鋼城自行籌資組建的。
在籌資的過程中因技術和設計等缺陷,又引入了電力係統的支持和幫助,所以資產情況較為複雜。
從一開始就是後娘養的,設備和技術用了幾十年前的老東西,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當機械設備報損情況直接影響了電力生產,損耗遠遠超出電力產出價值的時候市裡也支持不起了。
電力係統也不是很在乎七廠的存在,如果鋼城願意投資進行改造,或者技術升級,電力係統也會跟進。
但問題是鋼城不願意出這筆錢,希望電力係統能墊付技術升級這部分的費用,以後慢慢還。
想屁吃呢,電力係統能跟到現在已經算是仁至義儘了,還投資?
七廠眼看著就要倒閉,在沒有政策的支持下,誰敢投資?
所以就在這種互相拉扯中七廠又堅持了小半年,到現在終於堅持不住了,大部分工人已經找關係或者申請調去了其他電廠和單位。
剩下的部分工人要麼沒關係,要麼沒能力,勉強維持生產。
說是維持生產,可連最基本的生產都做不到,磨洋工罷了。
現在的情況是,電力係統撤出七廠,將爛攤子丟給了鋼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嗯,也彆說電力係統不講究,人家還分流安置了不少老職工。
人家本就沒從七廠占到什麼便宜,鋼城對這件事也無話可說。
就在這種焦頭爛額的時候,能源總公司對七廠表現出了興趣。
你就說,鋼城的領導樂不樂?
如果是其他企業也就罷了,紅星鋼鐵集團可是遼東用來解鎖新型管理模式下工業企業的金鑰匙,被看做是遼東工業的明星企業。
紅星鋼鐵集團的重工業區就坐落在鋼城,鋼城哪裡能拒絕他們。
所以能源總公司兼並鋼城火電七廠從調研開始便奔著一拍即合的狀態去的,沒有任何的磕磕絆絆。
卜清芳已經與鋼城市相關部門的領導見過麵了,這一次更像是拍板前的例行審查,審查這個項目的領導就是李學武。
“李秘書長,好久不見了。”
鋼城工業的負責人王璐一大早便出現在了鋼電七廠,她來的目的就是迎接李學武的,想要見個麵。
“好久不見,這麼早啊。”
李學武一下車便見她迎過來,趕緊上前兩步接住了她的手。
無論兩人的身份職級如何比較,他都沒有讓一位地方的女同誌主動迎接問好的習慣。
叫人看見了還不得說他所代表的紅星鋼鐵集團傲慢無禮啊。
“能見您一麵,多早都成啊,就怕您不給我這個麵子。”
王璐太會說話了,笑著握了握李學武的手,笑著說道:“您來鋼城快一年了,咱們才見幾麵。”
“你看看,怨我了不是。”
李學武鬆開了她的手,笑著對周圍人講道:“我還怕打擾您工作呢,就沒敢去拜訪您。”
“這話說的太沒誠意了。”
王璐將女同誌的優勢發揮的淋漓儘致,就連嗔怪都那麼的正經。
她長得並不漂亮,也不年輕,但在眾星捧月之下有了氣質加持,再加上語言的藝術,鋼電門口寒冷的早晨一下子便被她烘托的火熱。
“我今年去冶金廠不下十次,可見著你都是有數的。”
王璐示意了院裡,道:“這一次可叫我逮著了吧,咱們可得好好敘敘舊,嘮一嘮。”
“嗬嗬嗬——”李學武輕笑著示意了身邊的卜清芳,道:“我聽卜總說了,說你想要見見我。”
“這不嘛,領導召見,我就緊忙過來了,連早飯都沒吃。”
“你李秘書長就會開玩笑。”
王璐嗔怪著瞥了他一眼,示意了身後說道:“我們七廠再困難,還能讓你餓了肚子不成?”
“這樣,咱們先去食堂吃早飯,再去車間看現場怎麼樣?”
“早飯就不吃了。”
李學武麵上收斂了笑意,看向鋼電廠廠區說道:“昨天跟卜總談話,她說廠裡就快沒米下鍋了。”
王璐的臉上也失去了笑容,當然,她不是針對李學武,而是也在為鋼電七廠憂心。
“如果能得到紅鋼集團的支持,我相信困難隻是暫時的。”
她非常真誠地看向李學武介紹道:“鋼電七廠不都是不良資產,這裡有多少家底我心裡還是有數的,不然卜總也不會看上這裡。”
李學武和王璐走在前麵,卜清芳走在李學武的側麵,身後則是鋼城工業和電力以及鋼電七廠的乾部。
一行人一大早便趕到這邊,早就引起了工人的注意。
隻是懾於跟隨維持秩序的保衛並沒有圍上來,站在遠處觀望著。
他們早就對這種考察和調研行動麻木了,當希望一次次破碎,留下的便是失望和絕望。
鋼電七廠的工人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電廠關閉的時候會有人來管他們的生活,不至於沒米下鍋。
李學武隻掃了一眼遠處的工人,便在王璐的引導下進了車間。
“必須得承認,七廠的火力發電設備老舊不堪,這些年我們也沒有能力進行投資換代。”
王璐抬手示意了發電車間內的機組設備介紹道:“造成七廠現如今這種狀況,有我們的責任。”
敢於承認的責任的部門負責人你見過嗎?李學武今天見著了。
他並沒有太過在意王璐的表現,也沒有深研究麵前的火力發電機組是哪年生產的,能不能用。
卜清芳早就說過了,真兼並了鋼電七廠,這裡的設備都不要了。
有資本做依靠,聯合能源今年的投資額還沒有用完呢。
在持有股份的聖塔雅集團看來,這種企業更值得投資。
投資也分很多種,在無法進行資本投資的情況下,技術合作便成了首選。
聖塔雅集團已經答複了卜清芳的請示,會在第一時間提供全套的先進的火力發電設備。
紅星鋼鐵集團目前自持的兩座火力發電廠都是小型的,隻夠供應集團兩個工業區使用。
這一次兼並鋼城電力七廠,聖塔雅集團準備做成大項目。
最初卜清芳的意見便得到了聖塔雅集團的肯定,真有介入民電的機會,哪個企業能錯過。
但隨後李學武的意見出現,卜清芳及時與聖塔雅集團做了溝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雖然很遺憾不能介入到民電領域,他們其實也是早有心理準備,外資怎麼可能被允許介入這種關鍵民生領域的投資呢。
所以改成工業用電項目他們也能接受,同意原方案保持不變。
李學武倒是有一些彆的想法,不過在方案沒有落地之前不能說。
“七廠的土地歸誰了?”
就在王璐的介紹進行到一個段落的時候,李學武突然問了一句。
從進入車間現場開始,李學武便一言不發,隻是看。
這種態度讓王璐的心沉到了穀底,雖然嘴上依舊介紹著,可對這一次的考察項目將要失敗也是無能為力。
這不是第一次了,鋼城電力七廠的情況確實太糟糕了。
聽他這麼問,王璐也是打起精神認真地介紹道:“在七廠創建之初,土地和生產便有全部的手續,隻是經營過程中出現了聯營的情況。”
可能是想起紅星工業區在建設的時候就強調土地的性質和手續,現在王璐也反應過來李學武的意思。
所以沉到穀底的心又稍稍上升了一些,介紹也更賣力氣。
“現在電力已經完全退出電廠的經營和管理,手續上沒有任何問題。”
她看向卜清芳強調道:“如果紅星鋼鐵集團能接手七廠,手續上的問題我來給你負責處理。”
“這當然好了。”
卜清芳微微一笑,看向李學武問道:“領導,你覺得怎麼樣?”
“電是工業必要的能源。”
李學武看向車間方向想了想,繼續說道:“如果要做工業供電,就必須考慮電網改組的情況。”
他看向王璐問道:“這方麵鋼城有沒有什麼意見?”
“如果是自行改組,我們沒什麼意見,畢竟七廠已經這樣了。”
王璐無奈地攤了攤手,道:“就算缺少了七廠的供電,民電的情況也不會比現在更糟糕了。”
“這是其一,其二是周邊的土地。”李學武伸出手指了指廠區外麵講道:“除了要預留出改擴建的發展空間,配套工業也得建設。”
“這個——”
王璐詫異地看著他問道:“改擴建的空間我能理解,不知道你說的配套工業是哪些?”
“現代工業所依賴的火力發電可不是七廠這樣的小作坊了。”
李學武背著手向車間外走去,雖然七廠的占地麵積不小,車間也不止這一座,可在他的嘴裡這倒成了小作坊了。
王璐當然不會反駁他的話,因為她知道李學武是見過大世麵的。
這種想法倒是很有意思,大企業、大集團自帶的信任光環嗎?
“熱電聯產嘛,現在是冬季,鋼城的供暖怎麼樣?”
李學武回頭看了看遠處的城市,問道:“咱們的集中供暖能覆蓋到多少城市麵積?”
這個問題卻讓王露愣了愣,問道:“集中供暖嗎?”
她身後有乾部知道這個情況,想要過來彙報,卻沒有機會。
紅星鋼鐵集團在全國可能還算不上什麼絕對的大企業,但在鋼城絕對算,即便鋼城還有其他大企業。
領導們在談話,誰敢主動插話,隻能做眼神示意。
不過王璐並沒有注意到對方,她還在想著李學武的話。
“集中供暖也是熱電能源充分利用的一種經濟經營手段。”
李學武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七廠乾部問道:“你們沒想過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