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是想搞三產。”
王新猶豫了一下強調道:“獨立的三產工業,最好是在遼東。”
他目光彆有深意地看著李學武講道:“比如說你們的食品工業就很好。”
“食品工業你就不要想了。”
李學武態度很直接地講道:“彆說不能置換給你們,就算給了你們也玩不轉,你是不是不信?”
他笑了笑,問道:“你覺得我們敢搞食品工業是因為什麼?”
“當然了,食品工業尤其是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確實利潤大,可成規模生產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貿易管理中心,對吧?”
聽李學武這麼一說,王新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李學武點了點頭,道:“對,食品工業要是沒有貿易管理中心的支持,原材料怎麼搞到手?”
“你們既然想做三產工業,就得充分考慮好生產原材料來源。”
他真誠地提醒道:“在不影響生產計劃的前提下還得考慮三產工業的生產問題,以及產品銷售。”
這話聽起來沒有一點威脅的成分,但王新已經能感受到壓力了。
“我們也考慮過這一點。”
他猶豫了一下問道:“隻是想不到切入點,你有什麼建議嗎?”
“我的建議?”李學武眉毛微微一挑,道:“做熟不做生唄。”
“你既然對我們集團很了解,那就應該知道紅星廠最初的三產工業都有哪些了。”
“唔——”王新皺眉想了想,看著他講道:“五金和紡織?”
“可是!”他問道:“紡織又怎麼會是你們的關聯行業呢?”
“鋼鐵和紡織沒有關聯,但鋼鐵廠職工和紡織廠職工可以有關聯啊。”
李學武好笑地解釋道:“最初兩個企業的合作是從聯誼開始的。”
“啊?還能這樣嗎?”
王新驚訝地看著他,道:“你們廠做三產工業連這種渠道都能利用?”
“為了發展嘛,不寒磣。”
李學武笑了笑,講道:“最開始還是李主任做的工作,大家這才放開了手腳。”
“那還真是——”
王新有些敬佩且羨慕地講道:“你們廠三產工業做的真好,還能發展成主營工業。”
“食品工業是企業規模化生產和資源整合再利用的結果。”李學武知道他想說什麼,強調道:“我覺得沈飛不適合做食品工業。”
“不是因為沈飛缺少渠道和資源,而是沒必要舍近求遠。”
他攤了攤手,道:“沈飛隨便拿出一點設備和技術都足夠快速轉化成原始積累了。”
“比如呢?”王新很期待地看著他問道:“我們適合做什麼工業?”
“你就等現成的對吧?”
李學武瞅了他一眼,道:“做汽車或者飛機零部件,甚至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整裝部件。”
“那不是跟你們一樣了嘛——”
王新微微皺眉道:“有紅星鋼鐵集團珠玉在前,我們就算做也做不成啊。”
“我們是有在做這個項目,但汽車有幾千上萬個零部件呢,我們能都做了啊?”
李學武無奈地解釋道:“至少在發動機方麵我們還在學習和探索。”
“嗬嗬——”王新苦笑道:“誰不是在學習和探索。”
“如果我們真有更先進的技術,早就實現產業化了,又怎麼可能出來搞三產。”
“更優秀的生產不出來,一般的還不能生產嗎?”
李學武眉毛挑了挑,說道:“你應該知道,我們正在做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項目。”
“現在很多車企正在淘汰零部件生產部門。”他強調道:“未來的汽車工業一定會分為整裝與零部件生產兩個部分。”
“你們完全可以嘗試做零部件生產,尤其是發動機,很多車企都想砍掉這個生產部門。”
“專門生產發動機?”
王新聽懂他的意思了,微微皺眉思考道:“這樣的話……好像也……”
“沈飛與鋼飛有合作關係,本就是關聯企業。”
李學武聽得出他的顧慮,主動解惑道:“我會協調聯係貿易管理中心,將你們的三產納入合作方。”
“這當然很好——”
王新笑了笑,不過還是講道:“這樣的話好像做不出什麼名堂啊。”
“你們想做出什麼名堂?”
李學武好笑地講道:“想一招鮮吃遍天啊?”
“紅星廠從決定搞三產工業到現在,恨不得建一百八十個廠子,結果呢?”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道:“其實規模化工業企業就那麼幾個,也是趕上好時候了。”
“我們的壓力很大啊。”
王新歎了一口氣,道:“也不瞞你,我們那點撥款彆說新技術研究了,就是職工夥食都無法保證。”
“再不想想辦法,食堂真就揭不開鍋了。”
這麼說是有點誇張的,畢竟沈飛嘛,又怎麼可能讓職工餓了肚子呢。
但是吧,要說營養豐富就不敢保證了,這個年代能吃飽就是及格線,彆提什麼營養均衡。
可王新知道紅星鋼鐵集團的夥食標準啊,所有單位都一個樣,這怎麼能不叫他羨慕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要我說啊,就要股份。”
李學武笑著逗他道:“你沒聽過這句話嗎?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與其費心費力地找項目,倒不如撿現成的。”
他循序善誘地講道:“實話跟你說,真不是甩包袱,年盈利百十來萬的三產也不可能是包袱。”
“利潤這麼高?”王新懷疑地看著他問道:“既然這麼賺錢,你們又為啥要賣掉?”
“體量太大,管理費用高昂。”李學武態度十分誠懇地解釋道:“集團公司已經決定從明年開始實施戰略轉型,原則上集團公司不再負責管理業務企業。”
“那由誰來管理?”王新愈加的不解了,看著他問道:“集團公司不也是管理架構?”
“專業分公司,或者集成總公司。”
李學武抿著嘴角聳了聳肩膀,給了他一個就是如此的表情,隨後講道:“現在的三產工業管理處都是臨時機構,你想吧。”
“管理成本有這麼高嗎?”
王新還是不理解,皺眉問道:“那就由三產管理處負責經營好了。”
“那是一整套管理班子啊。”
李學武笑出了聲,道:“你想想我們集團的福利待遇,這套班子的成本是多少?”
“十多家三產工業就是十多個工廠的班子配置,就算我們的三產工業執行車間管理製。”
他歪了歪腦袋,道:“現在我們有更好的選擇。”
“哦——我理解了。”
王新眉毛一挑,道:“你們是瞧不起現在三產工業的盈利了,這套班子可以創造更高的價值,對吧?”
“其實吧……”李學武笑了笑,講道:“也不能這麼說,好像不尊重同誌們的勞動成果似的。”
“但情況就是這個。”
王新微微眯起眼睛,看著他問道:“企業一旦邁進規模化集團型來錢這麼快嗎?”
“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