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仙途!
抖動著長長的耳朵,瑟縮在一叢草木後麵,已經餓了三天的兔子,根本無法抗拒香甜野果的誘惑。
它飛快地奔跑著,在枯黃的草地上幾次變向才又加,直衝前方的山洞;在洞內數十丈之處,有一個野果正散著清香。
洞外,李珣長身而起,微微一笑“難得了這愛吃野果的兔子,不枉我關了它三天。”
他摸著下巴,笑容漸漸斂去。即將成功的刹那,才最接近死亡——這是在坐忘峰七年來的生死磨難,給李珣最深刻的體悟。
他深吸了一口氣,貼著草地滑行,將彌滿欲出的內息調動起來,輕輕一躍,整個身子躍入山洞之中,點塵不驚。
洞裡感覺敏銳的兔子卻被嚇壞了,急著想從這關了它三天的家夥手下逃生,卻被李珣輕輕一腳給踢進洞內。
圓滾滾的身子和岩壁碰撞幾下,又深入了不少,它再不敢往外跑,而掉頭向洞內狂奔。
李珣閉上眼睛,凝耳聽著兔子的腳步聲遠去,每一步都在他心中留下印痕,至兔子停下,在某個地方直打轉。
他知道,這山洞已經到了儘頭。
他將全身的內息驀地全數收斂,氣息的強度,與剛剛跑進去的兔子幾乎完全相同,他同樣飛前進,腳下的步子,每一下都踏在兔子剛剛跑過的地方,謹慎小心到了極致。
一路無事,山洞儘頭是一扇青色玉石做的門,將這山洞截成兩段;門上有著與雲袍上的刺繡類似的雲紋,顯然也是一種禁製。
他現,門上除了雲紋,還有燦然霞光,層層迭迭,一眼看去恍如光的海洋,仔細觀察,霞光之間又有明顯的分野,就這樣一波連著一波,永無止儘。
如此厲害的禁製,若引它的反擊,恐怕會連渣都不剩吧。
李珣感到淡淡的失望,不過,這仍是可承受的範圍。七年來,他不知碰到多少這樣的洞府,也不知被禁製擋在門外多少次,入寶山空手而回的情形,他早就習慣了。
腳下那方才逃進來的兔子已經嚇傻了,小小的身體直往門上撞,卻沒有引什麼反擊。
李珣頓時明白,像這樣的力道,還不會觸禁製。
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伸出手指,按在大門上,將內息收斂入體,禁製毫無反應,他眯起眼睛查看門上的紋路。
他現上頭的雲紋與雲袍的紋路一脈相承,憑借著這幾年對雲袍的深刻了解,他很快就找到紋路的起始,接著一邊順,一邊猜,循著紋路流轉,花了大半個時辰,竟將其線條完全順了下來!
其間靈光閃現,彙而成流,內息即使在收斂之際,也能循經脈自流動,並隨著偶爾的靈光修正線路、變化陰陽,這段時間裡,他內息變化,愈顯精微,竟又有所進境。
然而此時,他也因心神的劇烈損耗,大汗淋漓,連站著都有些問題。
但李珣心知此處不能久留,就再看了一眼霞光禁製後,抓起那隻還沒跑掉的兔子,一步步向後退,並且清掃他留下的痕跡。
一出洞口,他就將兔子甩到旁邊,這可憐的小家夥在草叢裡躲著,過一會便不見了。李珣四麵張望,將這附近的地形記在腦中,直至確認無誤,這才迅退去。
此時天色尚早,他深深地吸了幾口氣,穩定一下心神,找到附近一處避風之所躺了下來。
這裡藏了十多塊平整的石板,是他在七年之中,逐一磨製出來的記事之物。
李珣花了很大的工夫,磨製了這些石板,記錄自己這幾年的所見。
當然,上麵所記不是流水帳,而是一些他接觸到的峰上奇異事物珍禽異獸、奇石流水、林域花間。
這些人間無有之事物,均被李珣以華麗優美的筆法記錄下來。
這並非李珣閒來無事,消遣時光,而是他透過這種方法,讓他熟悉原有的語言、文字等技巧。
否則,一個九歲的孩童,七年之內,日日與山林野獸為伍,而且沒有與人講過一句話,以前便是聰明絕頂的天才,此時也要變成半個傻子。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則是記錄他這幾年對修煉進度的感悟,以及所探查到的各類洞府禁製。
這當中,李珣身上的“雲袍”出了大力。
上麵的簡單雲紋,是明心劍宗最基本的禁製手法之一,透露出宗門的不傳心法。
李珣這身雲袍穿了七年,幾乎從未脫下,而且遭遇危險之際,防護便會自啟動,也為他擋了不少災劫。因此,他對其中護體禁製的運行,幾已了若指掌。
他透過無數次的嘗試,先將上麵這最基礎的雲紋禁製弄明白,並且施行無誤,然後才在此基礎上,逐步貫通各洞府禁製更複雜的紋路,由外而內,與自己基礎的內息搬運術相互印證,再求精進。
而像今日這般,能夠一以貫之,流水行雲,乃是他七年苦修的成果。
大道其實至簡至易,李珣能以最基本的雲紋入手,由淺入深,貫通有無,此已近乎道矣。
若論對雲紋禁製的了解,整個明心劍宗,除了幾位造詣精深的前輩,恐怕當以李珣為最!
而他現在,還是一個隻學過最基本內息搬運的少年。
“如果早有今天的理解,兩年前那個洞府,便就擋我不住。”
李珣對著石板微笑自語,這也是他每天的功課,隻有這樣,才能保持他說話的流利。
他吹去石板上的浮塵,將今日所得記錄下來,舉手間內息流動,透指而出,堅硬的石板上線痕宛然,清晰可辨,分明就是門上的雲紋禁製圖,此時李珣畫來,已是流暢自然。
內息透過,雖然在質與量上均無法激禁製真正的威力,但隱隱間,已有大家氣象。
刻完之後,他小心翼翼地放好,又抽出幾張石板,上麵也是雲紋圖像,隻是要簡略粗糙得多,他微微一笑,隨手在這些圖像上補了幾筆,使其構架當即為之一變,氣象森然。
對自己的作業,他也十分滿意,這正顯示出他近年來的進步,而這些石板對他來說已無大用,他便掘開此處的土層將其埋下。像這樣的石板,七年來李珣至少埋下了數千片。
雲紋禁製完成,他又抽出幾張石板,上麵刻畫的則是類似剛才洞府中的霞紋,隻是簡單許多。看著這些紋路,李珣歎了一口氣“卻恨沒有‘霞袍’供我參考!”
七年之間,李珣行腳起碼十餘萬裡,在坐忘峰上探索的洞府,至少近五百處。
絕大部分,都是明心劍宗各代高手所開辟,上麵禁製,亦不一而足。但總體來說,卻分有山雲空七
大類,這七類禁製,往往又有二到三重交互並生,較之單一禁製,威力勝過百倍。
霞紋禁製,便是雲、明兩類禁製的複合,以李珣的見識,還遠不到能考慮複合禁製的水準。
事實上,他除了對雲紋禁製已得堂奧之外,其餘幾種,還隻是平平。
至少,他現在已明白,霞紋因雲而生,遇光而現,當以雲紋為根本,明紋做誘因。
雲紋如何為本,他還能了解,但明紋如何做誘因,卻是他近期頗為苦惱的。
他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由他已是大家水準的雲紋推演,憑借霞紋中關於雲紋的一絲線索,如果真能夠想通,他的修為必將大進一步,且對於明紋的理解,也將非同日而語。
偏就在這個時候,他胸口忽地一悶,每日必來的“血魘噬心”準時作。
七年來,每日的痛苦時光,已增至半炷香的工夫了。
那種焚經斷脈,逆行氣血的苦楚,以及五臟扭曲,心火煎熬的折磨,對現在的李珣來說,也隻是讓他出了一身汗而已。甚至在這充斥全身的痛苦中,他居然還能得到一種近乎麻醉的快感。
不過,這種快感在腦中隻盤旋了一會兒,很快就被腦際的靈明驅逐出去,他開始定下心神,從頭思考剛才的問題。
對此時此刻的李珣而言,痛苦已毫無意義。
痛苦漸漸退去,李珣此時渾身軟,每一處關節都因極度疲乏而酸痛,但神智卻非常清楚,精神也越健旺。
他又將內息搬運幾個周天,剛剛的參悟,效果堪稱立竿見影,在緩緩的內息流動中,他察覺到幾處以前忽略的精微,心情不由大佳。此時月已西落,晨光將至,但他覺得神清氣爽,便決定多趕幾步路。
將幾塊重要的石塊,裹在一塊獸皮製成的包裹內,背在身上,李珣長身而起,在漸形黯淡的月色下,像一抹虛幻的塵煙,踏著草木尖梢,倏忽間遠去了。
陰陽交替,日月並行,天地間最昏黑的一刻過去,東方天際泛起一抹魚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