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仙途!
當坐忘峰上布滿了秋黃的顏色,飛禽走獸的毛皮也漸漸轉換的時候,秋日已經過去大半,李珣在坐忘峰上,已度過了另一個“三月時光”。
早在二十天前,鐘隱便已宣布,他的“骨絡通心”之法已經修畢,至此明心劍宗法門在李珣身上運轉之時,也再無窒礙。
然而,他並沒有離開的意思,也沒人去趕他。
每日裡除了修煉,便是向青吟請教樂理音律,一天十二個時辰,倒有三分之一與青吟待在一塊兒。
這是非常奇妙的體驗,他的理智和感情似乎分裂成互不乾涉的兩塊,他會為了青吟每一次笑靨而心跳加,會為了每一個不經意的小接觸而麵紅耳赤,也會為了每一點疏離而黯然神傷。
然而,與之同時,他每時每刻都在嘲笑、在詛咒、在猜疑、在怨懟,他開始痛恨自己的“聰明”,埋怨為什麼在那種時刻神智清醒——如果那是某人精心編織的夢,那他就不要醒來好了!
便是現在,他也在半夢半醒中流連。
這一夜,臨淵台上,李珣站在青吟身後,陪她看台下經年不散的雲霧。
臨淵台與峰上千千萬萬的石台並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它下麵的這片雲霧卻是大大有名。
這一處透天雲,直上直下,綿延五十四萬裡,也就是說,從這裡落下,中間不會有任何阻礙,便能直達峰下。
青吟近些日子心情一直不錯,今晚亦然。兩人先說了一些樂理上的問題,不知怎地,話題就移到了這透天雲上。
青吟伸出手去,在蒸騰的雲霧中一探,攬回了幾許雲氣,淡淡道“你可知道,從這裡下去,若不禦氣,便是大羅金仙,在落地之時,也要粉身碎骨。”
李珣眨眨眼,想到這五十四萬裡的漫長墜落過程,心中不寒而栗,自然隻有點頭的分。
青吟又道“這還是大羅金仙,若換尋常人,掉上幾十裡路,內外壓力交迫之下,便要堅持不住,而功力精深的修士,能撐到萬裡以上的,也是鳳毛麟角。”
李珣不知道她說這話是什麼意思,所以隻能唯唯諾諾地應著。
青吟也不在意,繼續道“我在山上的時候,曾對這個很好奇,總想知道,從這裡跳下去,那一段漫長的墜落時間,該是怎麼樣的……”
她說的“在山上”,其實就是指她還未出師的時候,李珣非常明白。
不過,他倒是剛剛現,青吟在“小時候”,原來很有些奇怪的心思。
想必,性格也很奇特罷?
他正有些好笑,忽聽到青吟說“終於有一天,我從這裡跳了下去!”
李珣輕一聲,被青吟當時的瘋狂小小地震了一下。
青吟的語氣卻還是平靜無波“那種感覺很難形容……煙雲遮目,亂石橫空,還有身上越來越重的壓力,到最後恨不能把身體扯碎!那時候我
就在想,我完了。
“可是,我終究還是活了過來。而在我清醒的時候,我對之前一切的記憶都模糊了,唯一清晰的,就是在這裡,找不到任何希望時的絕望……
刻骨銘心。“
青吟回過頭來,看著李珣呆滯的臉孔,展顏一笑“那種感覺想起來,很開心呢!”
李珣呆呆地看著她,說不出心中是種什麼滋味,但他知道,這樣的回眸一笑,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咻!”
尖銳的破空聲響起,將他從紛亂的意緒中拉了出來。
隻見下方滾滾雲霧之中,正有一道銀白色的光華,穿雲破霧,直射上來。青吟微一皺眉,衣袖微擺,將這光華攝了進去。
“宗門飛劍傳訊!”青吟一眼掃過,便沒了興趣,隨手一彈,將這把僅有兩寸長短的飛劍,彈到李珣手中,“或許是峰下有了什麼事情,你去叫鐘隱罷!”
李珣聞言應聲,正想離去,忽聽得青吟喚他。回過頭去,卻見青吟對他笑了一笑“看來你要下山了……這段日子,過得很開心,我要多謝你呢!”
這輕飄飄的一句話,便是道彆麼?李珣看她唇角綻開的笑容,出奇的沒有平日的振奮之意。
他沉默了一下,忽然道“我很像傻子麼?”
這可說是李珣這三月來,心中埋藏最深、也最尖銳的念頭,突兀說出,青吟一時間竟是怔住了。
李珣卻不再說話,他深信青吟必然會明白這話的意思,所以他隻是直勾勾地看著青吟的臉,想看她究竟會說出一個怎樣的理由。
他可以看得出來,青吟此時看他的眼神已經完全不同了,與之同時,他便看到了青吟的笑容。
這笑容沒有半點兒掩飾,完全自內心,而不像她以往的笑容,本身便是一層迷霧,遮擋住他人的目光。
在這刹那間,李珣認為自己終於看到了青吟心中一角。
然後他便聽到了青吟的回答“下士不可語上,凡人未能指妙,蠢漢無以稱智,癡人亦不足言情……你能明白過來,很好!”
看著李珣瞬間收縮的瞳孔,青吟微微一笑,甚至不給李珣說話的機會,衣袖一擺,颯然不見。
李珣看著她消逝不見的地方,怔忡無語。
確如青吟所言,出了事,而且,是出了大事。
通玄北極夜摩之天,妙化宗的宗門所在,終於中斷了自天都一案後長時間的沉默。
前日傳出消息,以玉散人為,妖鳳、青鸞、古音等人聯名出盟帖,
意欲集合天下百萬散修,開一個所謂的“散修盟會”。由此引軒然大波。
“北極散修盟會?這倒是天下奇聞!”鐘隱讀過飛劍傳書的內容,為之一笑,“散修會盟,那還叫散修麼?古宗主一生精明,卻還不了解她叔叔的性情!”
李珣此時還因青吟的事而有些恍惚,這話聽了便罷,也沒在意。
鐘隱見他的神情,也不多言,拿起放在一邊的畫筆,繼續作他的畫,倒把李珣晾在一邊。
等李珣覺不妥,回過神來時,已不知該如何說話了,正尷尬間,外麵劍吟聲又響,聲起人至。
李珣如蒙大赦,忙轉過頭去,正好看到明璣推門而入。
兩人視線相交,明璣先是一笑,李珣忙回以笑容,又微躬了躬身,算是行了禮,轉臉又招呼了一聲“明璣仙師到了!”
這話可以不說,但說出來則顯出對明璣的尊重,這小心眼兒落在細微處,往往能產生比大動作更有效的作用來。
明璣又衝他笑了一下,方才對鐘隱行禮道“六師叔,方才不夜城又有信到,逆水十妖已過境不夜城,和妙化宗的人馬會合。
“不夜城為阻住這勢頭,已張開了萬裡極光壁,天芷上人也親自出手阻截,但被被妖鳳、古音聯手重創。
“此時,北極周邊萬裡極光壁被打開了缺口,每日都有幾十名散修、妖物進入,局麵有些失控了!”
李珣在一邊聽了,心中不由打了個突。
逆水十妖的名號他也聽過,沒太在意,但天芷上人身為不夜城主,一身極光玄真法,天下無雙無對,這樣的宗師級人物都吃了大虧,看來妙化宗那邊可是囂張得很呢!
而且,他聽了妖鳳、古音兩個名字,有些牙痛。
鐘隱卻仍是閒閒淡淡的,沒有半點兒意外的表示。他放下畫筆,看著眼前這幅未完成的圖畫,微微一笑“各邪宗反應如何?”
“大部分在觀望,但魅魔、天妖、毒隱、極樂、冥王五宗卻聲明樂見其成。隻是未見什麼實質舉動。”
“宗主是何打算?”
明璣眼眸中閃過一道鋒芒無匹的冷光,口中則平靜答道“宗主決意攜數名弟子前往不夜城,與各派宗主商議解決之道。”
她滿口的商議解決,可李珣分明聽到了尾音處鏗鏘的金戈之音,仿佛有一把寶劍在劍匣中錚錚而鳴。
或許,這才是閃靈劍明璣在通玄界的真實麵目罷?
鐘隱也是莞爾一笑,顯然洞悉了這位師侄女的心境變化,他點頭一笑“那便去罷,若是嫌山上守衛空虛,可知會我一聲,我近日雖懶得很,但在山上走動幾趟,還是可以的。”
“就煩勞師叔費心了!”
明璣又向鐘隱行了一禮,目光卻又移到了李珣身上。
李珣被她看得心中虛,勉強一笑,正想說些什麼,便聽明璣道“另
外,按著宗主的意思,想讓李珣也隨我們去一趟!“
珣很吃驚地看過去,明璣則很自然地看回來。兩下目光一觸,李珣有些尷尬。
他剛剛神思恍惚,竟忘了自己此時的身分。按照常理,他這樣的弟子能蒙得諸仙師提攜,參與要事,理應振奮才是,又怎麼露出這種表情?
一驚之下,他這才算真正回神,忙做出驚而後喜狀“弟子自當遵命!”
此話方出,他忽地想到那一道如火焰跳動般的倩影,不知怎地,他右邊臉上忽地辣地疼了起來。他臉上肌肉不自覺地抽搐,神情立時便走了樣。
屋中兩人又是何等眼力,這種變化自然瞞他們不過。隻是似乎某人的理解出了偏差。
明璣笑道“怕什麼,若是真有妖鳳那樣的強敵,也輪不到你上!”
她雖在笑著,但眉目神情中,卻自有一道錚錚銳氣,直透華蓋,顯然她這話中的意思,也不是那麼簡單。
李珣明知這不是針對他,心中也自凜然。
他沒有說話,隻是低下了頭,隔去旁人的目光,眼神刹那間變得幽冷淵深。
輪不到我?
倒也未必……
就明心劍宗來說,清溟親自出山,自百年前四九重劫之後,還是第一次。這足以顯示出北極之事,對宗門乃至通玄界是何等的重要。
雖然修道之人大多不看重各類表麵功夫,但一派宗主畢竟不同,在清溟攜弟子離山之際,宗門高層除了鐘隱、青吟之外,都到止觀峰上送行。
就通玄界而言,一派宗主外出之時,總有些表示身分的代步之物。
這些類似於禦器法寶的東西,往往有著一些非常明顯的標識,以及巧奪天工的架構,遠遠看去,便能顯出一派之尊的威儀,這類事物,統稱為“宗門雲輦”。
號稱東方第一宗的明心劍宗,其宗門雲輦在通玄界,也是極有名氣的。
這是一件名叫“雲樓攬月車”的法寶,收攏時不過是巴掌大小的玉璫,施法展開之時,便生成一團幾有半裡方圓的雲塊,其中又疏密有彆。
最中央,是由玉白色的雲霧生成的一輛垂簾輦輿,四麵雲氣繚繞,飄飄然不類凡物,輦輿四壁綴掛有宗主法印、龍紋寶劍、清心拂塵等七八樣了不得的寶物,均是宗主印信,代表著宗門無上權威。
輦輿向外七步,有三十六座虛霧雲台,成天星之數,參差錯落,將輦輿護在其中,再向外,又是一百零八台散雲靈階,代表周天運轉,成為最周邊的屏障。
高空朔風吹過,雲台靈階隨風飄蕩,外力一動,便引其中互相聯結的隱秘氣機,很自然的,其中暗藏的精妙陣訣也就隨風而起,將整個龐大的雲塊護在其中。
清溟此行,當然不會讓宗門精英傾巢而出,所以,這上麵坐的修士隻有三十三名,一百四十四座雲台靈階,用了不到四成,乍一看去威勢尚可,仔細觀察,便有些單薄。
人數雖少,實力卻十分強大。
自宗主以下,三名長老清虛、清陽、清越隨行;二代弟子中,連霞七劍僅存的六人中,除了洛南川要主持宗門日常運作未隨行外,其餘五人全數到齊,還有四名旁係弟子,均是通玄界有名的修士。
三代弟子二十人,差不多都是化神篇修到極至,化嬰篇初窺門徑的水準,而其中三代弟子第一人的文海、其道侶祈碧、及有宗門“三靈”之稱的伍靈泉,靈木已虛空化嬰,在通玄界也有了好大的名頭。
李珣站在一處靈階上,垂手肅立,等著峰上的儀式完結。心中則在比較他最熟悉的兩個宗門的實力。
一個是東方第一宗,一個是曾經的第一邪宗,雙方的名頭相近,實力也差不多,甚至是後繼人才儲備也十分接近,如果雙方對上,本是個平分秋色的局麵,可是,明心劍宗還有個鐘隱!
想到這兒,不知為什麼,他輕輕歎了口氣。
下方的聲息忽地大了起來,留守山上的諸人,齊頌敬辭,恭送宗主登輦,鐘磬之音,響徹天際。
看著下方數百人齊齊稽手躬身的壯觀場麵,李珣也由不住心情激蕩,血流加。
十餘道流光閃過,在內側雲台之上,十二名隨行仙師紛紛就坐,稍後,清氣繚繞,清溟宗主手把玉如意,虛步躡空,徐徐而上,在輦輿上坐了,雲簾垂下,將他的身形遮擋在層層的雲氣中。
稍停,清溟悠然開口“清虛師弟,你主持雲台諸事,明鬆為副。”
清虛應聲行禮,明鬆也站起來,默默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