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兗州自己的船廠也要造出五艘戰艦,而且是一次成型的、安裝了火炮的竣工戰艦。
定下來這件事,李繼岌召集反動弱用和趙大錘以及冶鐵工坊的匠人開會,商議製造火炮炮管的事情。
李繼岌提出來兩個問題
一個是要煉出錳鋼,二是要解決膛線的問題。
趙大錘問道“世子,什麼是錳鋼?”
李繼岌“火炮每發射一次炮彈,都相當於對炮管進行一次淬煉,用不了幾次,炮管內部就會脫落一層層的氧化皮,繼而就會存在炸膛的危險。
所以,必須用質地堅硬的鋼材。
錳鋼就是符合我們要求的鋼材。”
趙大錘“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錳,錳是什麼東西?”
李繼岌“錳也是一種金屬,藏在錳礦中,我們隻要在煉鋼時把錳礦石添加進爐子,就可以煉出錳鋼。
至於添加多少,還需要你們用實際的冶煉來確定。”
趙大錘“可是這錳礦石去哪裡尋找?”
李繼岌指了指反動弱用“他倆應該知道。”
反動弱用互相裡看了看,同時說道“貧道不知!”
李繼岌笑道“無名異,你們知道麼?”
反動“這個倒是知道,可以用來治病,是一味中藥。”
李繼岌“知道去哪裡找到此物嗎?”
弱用“知道,在河岸附近的山石中可以找到。”
李繼岌“那就好。
無名異當中,除了錳,還含有鎳和鈷兩種金屬,都會讓炮管更堅硬。
所以,澆鑄炮管的時候,要使得膛線也一並成型,否則,炮管太硬,我們是沒有辦法拉出膛線的。”
趙大錘“世子,什麼是膛線?”
李繼岌“膛線就是炮管內部螺旋形的凹槽。
炮彈發射的時候,高溫高壓的氣體會首先充滿凹槽,使得炮彈旋轉,從而使得炮彈可以飛得更遠,飛行姿態也更穩定。”
趙大錘想了想,在細長的炮管內操作,難度很高,況且,炮管本身還很堅硬,難度就更大了。
李繼岌“隻能在澆鑄的時候想辦法,把胎模做出相應的形狀,一次澆鑄成功。”
得到李繼岌的提醒,三人心裡有了底。
三人出來的時候,趙大錘問道“兩位道長,為何世子什麼都知道?
他從哪裡學來的這些聞所未聞的學識?
難道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反動說道“天師就是天師,豈是我等這些凡夫俗子所能議論的?”
弱用更是裝逼道“人有生而知之者!但可惜不是你我,隻能是世子!”
諸事議定,李繼岌沒事可乾,仔細琢磨後來的戰艦有什麼技術可以用上。
但後世的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幾乎沒什麼東西是現在可用的。
有一項技術或許可以試試,就是圓舵,即方向盤。
他找來康誡徊,讓他設計一個通過方向盤控製戰船方向的傳動機構。
這個東西是簡單些,難處在於製造。
所以,技術的設計,不能脫離製造能力,否則就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