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其實對那個郭從謙並無好感,隻是因為他是親家的養子,郭從謙又因為與老郭同姓,且都是代州人,為了在河東立足,才認了老郭為叔父。
所以,郭從謙之死,老郭並未深究。
老郭“老夫請問太子,此事過後,有何打算?”
李繼岌卻反問道“郭樞密對於朝堂局勢,有何看法?”
老郭長歎一聲“朝堂堪危啊!
除了太監營私弄權,伶人嬉君亂政,還有庸人當權,匪類鎮藩,都是不祥之兆!”
李繼岌知道,現在能讓老郭揪心的,太監以景進、馬彥珪、韋令圖三個為首,伶人以李紹宏、朱守殷兩個領頭,卻不知庸人和匪類指的是誰。
於是問道“郭樞密,請問庸人和匪類指的是誰?”
老郭“庸人可多了去了!
中書事豆盧革、河南尹張全義、盧質、滑州留後段凝、中書侍郎趙光胤、禮部侍郎韋說、租庸使王正言等;
匪類即是挖掘唐陵的溫韜、搜刮百姓的租庸副使孔謙等。
不知太子有何應對之法?”
李繼岌“庸人和匪類都是依附於太監和伶人的。
隻要清除了太監和伶人,庸人和匪類自然沒有藏身之地。”
老郭“但是,太子如果與太監、伶人為敵,那就是與皇帝為敵。
即使太子與皇帝是父子,但眾口鑠金,時間長了,皇帝恐怕對太子會心存芥蒂。”
李繼岌“對太監和伶人,要實行內部分化,培養忠於我們的太監和伶人,讓他們形成內鬥,互相消耗,狗咬狗,一嘴毛!”
老郭笑道“太子可有具體計劃?”
李繼岌“已經在執行之中,冬天便可見分曉!”
老郭走了以後,李繼岌又製定了新的計劃
讓李從襲拉攏一幫伶人,第一是排練《秦王破陣樂》,讓皇帝親自參與,一邊消耗他的精力,一邊鼓舞士氣,排練殺伐天下的大戲;
第二是《長生殿》。
這出戲主要是描寫唐明皇前期勵精圖治,後來沉迷於楊貴妃的美色,重用楊貴妃的兄弟,身邊彙集了太監和伶人亂政,導致安史之亂,後來郭子儀平叛成功的故事。
這部戲很有針對性,唐明皇的經曆在曆史上和李存勖有驚人的相似。
如果李存勖能夠在演出這部戲的過程中,體會到李繼岌的深情厚誼和良苦用心,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李繼岌的《長生殿》,完全照抄後世而來,但針對李存勖的特點,稍微做了改動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長生殿》中的男主角。
在劇中是一個政治上開明而又昏庸,感情上風流而又深情的帝王形象。
楊貴妃唐明皇李隆基寵愛的貴妃楊貴妃,《長生殿》中的女主角。
是一個才貌雙絕的佳人,深情妒忌的妃子形象。
楊國忠楊貴妃之兄,靠著楊貴妃的關係做了唐明皇的丞相,與安祿山內訌,是一個挾勢弄權、驕奢淫逸、心胸狹窄、專權誤國的奸臣形象。
安祿山本是邊關將領,後被任命為範陽節度使,野心勃勃,奸詐險惡,狂妄自大,起兵反叛朝廷,造成了“安史之亂”,在劇中是一個反麵角色。
高力士唐明皇身邊的宦官,靈活圓滑,善於隨機應變,回旋於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參與朝政,打擊報複能臣乾將,使得文武大臣與皇帝離心離德。
郭子儀武舉出身,授天德軍使,後拜朔方節度使,率軍平定了“安史之亂”。
是一個滿腹經綸,憂國憂民,拯救天下的英雄形象。
雷海青唐明皇“梨園”中的樂工,也就是現在的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