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舞城老師?對我的解答有什麼看法?”
“是不是很厲害?”
江留美麗扭過頭看向舞城鏡介,臉上露出了很是自豪的表情。
顯然是想要讓舞城鏡介誇一誇自己,畢竟自己能夠利用《收束》中所有已知伏線。
推理出了一個跳出收束,達成極惡結局的解答。
無論怎樣,這也算是一種非常精彩的再創作。
雖然舞城鏡介對於江留美麗的聰明,感到十分佩服。
但可惜的是,此刻的舞城鏡介滿腦子裡裝的全都是小說。
完全沒有意識到,當女人這麼問自己,要的不是一個確切的答案,而是想要得到自己的誇讚。
“雖然是非常精彩的推理,邏輯鏈也十分完善。”
“但……江留小姐,您不覺得如果《收束》是一篇這樣的故事……”
“不光會破壞原本的結構,還會讓整個故事變成一篇三流的推理小說嗎?”
江留美麗沒能聽到舞城鏡介的誇讚,臉上露出了些許的失落。
心裡也有些小小的不服氣,畢竟那可是自己忙了整整半個小時才得出的結果。
想到這些,江留美麗倒要聽聽舞城鏡介要怎麼給自己解答。
舞城鏡介拿起了筆,在稿紙上畫出了許多的圈,一邊畫,一邊對江留美麗展開解答
“我在整個《收束》的故事中,一共布置了三重結構。”
“要理解這個三重結構,就要簡單的理解量子糾纏。”
“通俗些來講的話,物理學上的觀測,是一個粒子通過濾鏡會分裂成兩個,你隻要觀測其中一個,無需觀測另一個,即可知道另一個的狀態,這種關係,就被稱之為量子糾纏。”
“《收束》的第一重結構,就是量子糾纏,我將這個科學上的概念引入到了案件之中。”
“首先讓麥卡托利用五厘米的工具書,以及大鐘的降落,使得凶手和受害人的身高聯係在一起,即凶手比受害人矮十厘米。”
“由此得出結論,當我們知道受害人是誰,也就是我們觀測受害人時,就能知道凶手是誰。”
舞城鏡介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
“第二重的結構為薛定諤的貓。”
“這個就比較著名容易理解了,也是本篇標題《收束》的由來。”
“簡單來說,我們基於第一重結構,知道目前受害者和凶手有三對,寺尾→耀子,耀子→內野,內野→關屋博。”
“但在明天打開聖室(盒子)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是哪一對。”
“隻有在明天到來時,我們打開聖室(盒子),三個解答才會收束成為唯一真解。”
“如果引入平行空間的話,就是衍生出了三條時間線。”
“剩下的就是第三重結構,也是整個《收束》故事中最重要的結構,正是因為有了這重結構,才讓《收束》的故事變得完美。”
“第三重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如果麥卡托的推理完全正確。”
“即明天打開聖室後,三對被害人和凶手收束,成為唯一真解的時候,第一起案件也就是殺死小針的凶手,也同樣可以確認了!”
“換言之,聖室案件和小針被殺案,同樣有著量子糾纏的結構。”
“即聖室案收束後,殺死小針的凶手也隨之確認!”
“三重結構每一重都互相嵌套,互相觀測,互相乾涉,如果將他們分離,就無法達成最終無懈可擊的完美閉環!”(圖)
江留美麗聽到舞城鏡介的話,感覺大腦再次被高壓電流擊穿!
因為自己一直以來的關注點。
全部都放在了《收束》最後的大梗上,苦苦的糾結著舞城鏡介為何要如此布局?為什麼故事的結局沒有凶手?
在這種被乾擾的情況下,使得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收束》的故事裡麵還隱藏著這麼美妙的三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