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說起這大宛的蹤跡啊,得從張騫這哥們兒說起。張騫,他可是漢中的驕傲啊!在建元年間,他就是個郎官,那時候皇上問匈奴投降過來的人,都說匈奴把月氏王給滅了,還把他的頭拿來當酒杯,月氏人逃得老遠,一直恨著匈奴,可惜沒人能跟他們一起乾匈奴。咱漢朝當時也想收拾匈奴這茬兒,聽到這個消息,就想著派人去跟月氏聯絡一下。可是啊,這路得經過匈奴的地盤,於是就招募能乾的使者。張騫這哥們兒就挺身而出了,帶著一個堂邑氏的胡人奴仆甘父,兩人一起從隴西出發。
結果啊,他們經過匈奴的時候被抓住了,匈奴單於就把他們扣下來,說“月氏在我們北邊呢,漢朝怎麼能派人過去呢?就好像我們想去越南,漢朝會答應嗎?”就這樣,張騫被扣留了十多年,還娶了個匈奴老婆,有了孩子。但人家張騫可是個硬骨頭,一直拿著漢朝的符節不肯放手。
在匈奴待久了,張騫跟匈奴人也混熟了,他就帶著手下一路向西逃,走了幾十天終於到了大宛。大宛人聽說漢朝很富有,一直想跟漢朝建立聯係,可是沒門路。一看到張騫,高興壞了,就問“你要去哪兒啊?”張騫說“我是漢朝的使者,要去月氏,結果被匈奴給堵路了。現在逃出來,希望你們能派人送我。如果我能順利到月氏再回到漢朝,漢朝會給你們很多很多錢!”大宛人一聽,立馬答應了,給張騫派了向導,一直送到了康居,再由康居傳送到了大月氏。
可是啊,大月氏的王已經被胡人給殺了,立了太子當新王。這新王已經臣服於大夏國,過上了安逸的生活,地肥人美,沒啥外敵,就覺得自己跟漢朝遠得很,沒必要再跟匈奴較勁了。張騫從月氏到大夏走了一圈,也沒能從月氏那兒得到啥有用的信息。
就這樣,張騫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多,就準備回國了。他沿著南山走,想從羌人的地盤回去,結果又被匈奴給抓住了。又被扣了一年多,這時候匈奴單於死了,左穀蠡王為了爭王位,國內一片混亂。張騫就趁這個機會,帶著他的匈奴老婆和甘父一起逃回了漢朝。皇上一看張騫回來了,就封他做了太中大夫,甘父也做了奉使君。
這張騫啊,真是個牛人!他為人剛強有力,心胸寬廣,對人真誠,連那些蠻夷都喜歡他。甘父這哥們兒雖然是胡人,但箭術高超,關鍵時候能靠打獵維持生計。當初張騫出發的時候帶了一百多人,十三年後回來,就隻剩他和甘父兩個人了。這趟西域之行,真是九死一生啊!
哇塞,這張騫可是個旅行達人呀!他親自去過的地方有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還聽說附近有五六個大國呢。他回來後跟皇上巴拉巴拉地說了一堆,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大宛啊,就在匈奴的西南邊,咱們漢朝的正西邊,離咱們得有萬裡之遙呢。那兒的人跟咱們不一樣,都是土著,種地為主,稻米小麥都種。他們還有葡萄酒呢,酒品不錯!馬也特彆厲害,是那種汗血寶馬,簡直就是馬中貴族。大宛的城市建築也挺有特色的,大大小小有七十多座城,人口也得有幾十萬吧。他們的軍隊主要靠弓箭和騎馬射箭,戰鬥力不賴。大宛的鄰居們有康居、大月氏、大夏、烏孫等等,地理位置還挺重要的。
烏孫在大宛的東北邊,差不多有兩千裡的路程。他們是遊牧民族,跟匈奴的風俗差不多。他們也是能征善戰的民族,所以之前都是臣服於匈奴的。不過呢,等到他們強大起來之後,就開始有自己的小九九了,不再去朝拜匈奴了。
康居在大宛的西北邊,也是有兩千裡的路程。他們也是遊牧民族,跟月氏的風俗差不多。他們的軍隊也挺猛的,有八九萬人呢。康居跟大宛是鄰國,不過他們也得看月氏和匈奴的臉色行事。
奄蔡在康居的西北邊,大概也是有兩千裡的路程。他們也是遊牧民族,跟康居的風俗差不多。他們的軍隊更猛了,有十多萬人呢。他們靠近一個大湖,據說那就是北海了,湖大得沒邊兒。
大月氏在大宛的西邊,有兩三千裡的路程。他們住在媯水的北邊,鄰居們有大夏、安息、康居等等。他們也是遊牧民族,跟匈奴的風俗差不多。他們的軍隊可是相當龐大啊,有一二十萬人!想當年他們可是很強大的,不把匈奴放在眼裡。不過後來冒頓單於崛起了,把大月氏給打殘了。大月氏隻好西遷,過了大宛,攻打了大夏,最後定都在媯水的北邊。那些沒能西遷的小部隊呢,就留在了南山的羌族地區,被稱為小月氏。
安息在大月氏的西邊,有好幾千裡的路程。他們可是個農耕民族哦,種稻米小麥,還有葡萄酒喝。他們的城市跟大宛差不多。安息可是個大國啊,有幾百座大小城市,土地麵積好幾千裡呢。他們的首都臨著媯水,還有個大市場呢,商人們都用車和船來運貨,跑遍周邊國家甚至幾千裡的路程。他們還用銀子當錢使呢,錢上都刻著國王的頭像,國王一死就換新的錢,頭像也跟著換。他們寫字是寫在皮革上的,橫著寫。安息的西邊是條枝國,北邊有奄蔡、黎軒等國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條枝在安息的西邊,離西海不遠。那兒氣候炎熱潮濕,也是種稻米的地方。他們那兒還有一種大鳥呢,下的蛋跟壇子一樣大!人口也挺多的,經常有些小頭頭管著他們。條枝是安息的附屬國之一啦。聽說條枝國有弱水、西王母這些神奇的地方,不過安息的長老們也隻是聽說過沒見過啦。
大夏在大宛的西南邊,有兩千多裡的路程,就在媯水的南邊。他們也是土著民族哦,有城市有房子跟大宛差不多。他們沒有統一的國王都是一些小頭頭管著各個城市。他們的軍隊戰鬥力比較弱啦不太敢打仗但是特彆會做生意。後來大月氏西遷過來把他們給打敗了就成了大月氏的臣民和牲畜啦。大夏的人口還挺多的有一百多萬呢。他們的首都叫藍市城是個繁華的商業城市啥都有得賣。大夏的東南邊還有個身毒國也挺有意思的。
張騫這哥們兒,回到漢朝後跟皇上彙報“陛下啊,我在大夏的時候,看到那邊有邛竹杖和蜀布,我就好奇地問他們怎麼得到的。大夏國的人說,是他們的商人從身毒國買的。身毒國在大夏的東南邊,估計也有好幾千裡遠。那邊的人也是土著,跟大夏的風俗差不多,就是氣候更潮濕、更熱一些。他們打仗都騎大象,牛得很!我估算了一下,大夏離咱漢朝有一萬二千裡,位於咱漢朝的西南方向。那身毒國又在大夏的東南邊,離大夏也有好幾千裡,而且那邊還有蜀地的東西,說明離蜀地也不遠啊。如果我們想跟大夏做生意,走羌中那條路太危險了,羌人不喜歡我們;稍微往北一點,又容易被匈奴抓住。所以我覺得還是從蜀地出發比較靠譜,路上也沒啥敵人。”
皇上聽了張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他聽說大宛、大夏、安息這些國家都是大國,有很多神奇的東西,都是土著民族,跟咱們漢朝的農業差不多,就是軍事實力弱點,特彆喜歡咱們的財物。而且北邊的大月氏、康居這些國家,軍事實力強大,咱們可以用財物去賄賂他們,讓他們歸順咱漢朝。這樣一來,咱們的地盤就能擴大好幾萬裡,威名遠揚,讓全世界都知道咱漢朝的牛逼!
皇上高興得不得了,覺得張騫說得太對了,就派他帶著一群間諜從蜀地的犍為出發,分四個方向進軍一路從駹國走,一路從厓國走,一路從徙國走,還有一路從邛、僰國走。每路都走了一兩千裡路,可是北邊被氐、筰兩國擋住了,南邊又被巂、昆明兩國擋住了。昆明那邊的人沒有國王,就喜歡搶劫殺人,咱們的使者經常被他們殺掉,所以一直沒能打通去大夏的路。不過聽說西邊一千多裡有個騎大象的國家叫滇越,蜀地的商人有時候也能到那邊去,於是漢朝就開始想辦法通過滇國去大夏。
一開始啊,漢朝想跟西南的夷人搞好關係,可是費了很多錢,路還是沒通,就放棄了。後來聽了張騫的建議,覺得可以通過大夏做生意,就又重新跟西南的夷人打交道了。
張騫後來還以校尉的身份跟著大將軍去打匈奴呢,他知道哪裡有水有草,軍隊就不缺吃喝,所以皇上封他為博望侯。那是元朔六年的事情。第二年呢,張騫當上了衛尉,跟李將軍一起從右北平出發去打匈奴。結果匈奴把李將軍圍了,軍隊損失慘重;張騫因為遲到也要被砍頭,後來用贖金免了死罪,變成了平民。不過那年漢朝派驃騎將軍打敗了匈奴幾萬人,一直打到了祁連山。再過一年呢,渾邪王帶著他的子民投降了漢朝,於是金城、河西以西一直到南山、鹽澤這些地方就再也沒有匈奴人了。偶爾還有匈奴的斥候過來,但也很少了。又過了兩年呢,漢朝把單於打到了漠北去。
張騫這哥們兒可真是功不可沒啊!
後來啊,皇上經常找張騫聊大夏那邊的事兒。張騫這哥們兒因為丟了爵位,就開始各種“爆料”“哎,我在匈奴那邊的時候,聽說烏孫的王叫昆莫,昆莫的老爸原本是匈奴西邊的一個小國國王。匈奴把他老爸殺了,昆莫就被扔到野外自生自滅。神奇的是,有烏鴉叼著肉飛到他身上,還有狼去給他喂奶。匈奴單於覺得這貨是神人,就收養了他。等昆莫長大了,單於讓他帶兵打仗,還屢建奇功。單於就把他老爸的百姓都給了昆莫,讓他在西邊守邊疆。昆莫這小子有手段啊,收留了那些百姓,攻打周邊的小國家,軍隊規模迅速擴大,成了打仗的一把好手。後來單於死了,昆莫就帶著他的人馬跑到遠處自立門戶,再也不給匈奴朝貢了。匈奴派奇兵去攻打他,結果都輸了,覺得昆莫是神人,就遠離他,但也沒放棄對他的控製,時不時騷擾一下。現在匈奴剛被咱們漢朝打敗,正是虛弱的時候,而原來的渾邪王的地盤又空無一人。那些蠻夷都貪咱們漢朝的財物,咱們要是這時候給烏孫送點厚禮,招他們來東邊住,住在原來的渾邪王地盤上,再跟他們結為兄弟之國,他們肯定會同意的。這樣一來,就等於斷了匈奴的右臂啊!而且啊,跟烏孫結盟後,他們西邊的大夏等國家也都可以招來做外臣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皇上一聽,覺得張騫說得有道理,就封他為中郎將,給了他三百人,每人兩匹馬,還有數以萬計的牛羊,加上價值數千億的金銀財寶,讓他帶著這些寶貝去出使。張騫還帶了好多副使,讓他們沿途去拜訪其他國家。
張騫到了烏孫後,烏孫王昆莫接待他的禮節跟接待匈奴單於差不多。張騫一看這架勢,心裡就有點兒不爽了,覺得這些蠻夷真是貪得無厭。他就對昆莫說“我們皇上送來了這麼多寶貝,你要是不跪拜接受,那我們就把這些寶貝都帶回去。”昆莫一聽,趕緊起來跪拜接受賞賜,但其他禮節還是跟原來一樣。
張騫就告訴昆莫“如果你們烏孫能搬到東邊的渾邪王地盤上去住,我們漢朝就派公主來給你們王當夫人。”但烏孫國內部有分歧啊,昆莫老了,離漢朝又遠,不知道漢朝的實力到底有多大。而且烏孫一直受匈奴的控製,時間也長了,大臣們都怕匈奴,不想搬遷。昆莫也做不了主。
昆莫有十多個兒子,其中有個叫大祿的,特彆強悍,善於帶兵打仗,他帶著一萬多騎兵單獨居住。大祿的哥哥是太子,但太子有個兒子叫岑娶。太子死前對昆莫說“一定要讓岑娶當太子,彆讓彆人替代他。”昆莫心疼孫子,就答應了。結果大祿就很不爽啊,覺得自己沒能當上太子,就拉攏自己的兄弟們造反,想攻打岑娶和昆莫。昆莫老了,怕大祿殺了岑娶,就給了岑娶一萬多騎兵讓他單獨居住,自己也留了一萬多騎兵保護自己。這樣一來,烏孫的軍隊就被分成了三部分,但大部分還是效忠於昆莫的。所以昆莫也沒敢直接跟張騫簽約。
張騫看這事兒沒戲了,就分派副使們去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於窴、扜鰛等周邊國家。烏孫派了向導和翻譯送張騫回國。張騫和烏孫派來的使者帶著幾十人和幾十匹馬回到漢朝報信兒,同時也讓這些人去漢朝看看,感受一下咱們大漢的廣闊和繁榮。
話說張騫這哥們兒回到漢朝後,被拜為大行官,直接位列九卿之一,這可是相當於咱們現在的中央大員啊!可惜啊,隻過了一年多,這位傳奇人物就駕鶴西去了。
烏孫國的使者見到漢朝的繁華和富饒後,回去跟國王一彙報,烏孫國對漢朝的重視程度立馬飆升。過了一年多,張騫之前派去聯絡大夏等國的使者也都紛紛帶著那邊的使者回來,從此啊,西北各國跟漢朝就建立了友好關係。說起來,這還得感謝張騫,他可真是為漢朝的“外交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啊!後來的人去出使外國,都自稱是博望侯張騫的人,外國人也因此更加信任漢朝。
自從博望侯張騫去世後,匈奴聽到漢朝跟烏孫建立了友好關係,就氣得直跳腳,想攻打烏孫。可是漢朝這邊也沒閒著啊,使者們紛紛出使烏孫,還順路去了大宛、大月氏等國家,烏孫國王一看這陣勢,嚇得趕緊派人獻上良馬,還請求娶漢朝的公主為妻,跟漢朝結為兄弟之國。皇上召集大臣們商量這事兒,大家都說“得先下聘禮,然後再送公主過去。”
當初啊,皇上翻開《易經》一看,上麵寫著“神馬將從西北來”。後來得到了烏孫的好馬,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天馬”。等到後來得到了大宛的汗血寶馬,覺得那馬更牛,於是就把烏孫馬改名為“西極”,大宛馬則升級為“天馬”。漢朝還開始在令居以西的地方築城,設置了酒泉郡,用來跟西北各國交流。接著又派使者去安息、奄蔡、黎軒、條枝、身毒等國,那使者們可是絡繹不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