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北麵離城三十公裡是本縣的經濟開發區區域。受本縣道路交通影響,本區雖然已經落成有近三年時間,但目前還處於草長鶯飛階段。
鐵欄杆圍起來數百畝荒地,看起來略顯淒涼,但裡麵的道路交通、下水道、水電氣,學校、醫院、樣板廠房和宿舍區等基礎設施早已完善,並不是如表象般屬於荒郊野嶺。
梧桐已立,隻待鳳凰。
雖然暫時還沒有贏得大型企業的青睞,但確實已經有了部分眼光獨到的小廠子、小作坊老板入駐其中為本縣解決了數以百計的就業崗位。
這是曾宏出任本縣縣令後拍板的第一個大型項目,曾經一度受到包括吳甲在內的部分佛常議的詬病和指責。
投入得不到回報,不但數以億計的公共資產打了水漂,還因為多出來的這麼一個區而增加了編製人員,多出不少要錢的手。
麒鳴縣沒有像樣的企業,確實是經不起隨意折騰,這也怪不得彆人會有所抱怨。
當然,報怨也好,指責也罷,在安排人手入駐新區的時候,從常議員到下麵局辦科室的頭頭腦腦們,又有誰沒有從中分潤到幾個名額?
也正是因為如此,從規劃到竣工的這四五年時間裡,曾宏雖然頂著不小的壓力,但也不至於太過艱難。
農村還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呢!作為一名有學識有素質的佛氏教員又豈可明著端碗吃飯,放碗罵娘?更何況,誰又舍得將已經端到手裡的碗真個放下?
不過話雖如此,詬病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演愈烈,漸漸升級成為了對曾宏執政能力的懷疑。
佛兜雙語實驗中學就是在這質疑聲愈演愈烈的時候入駐進來的,和其一起入駐的還有佛兜雙語藝術技術學院。
質疑聲戛然而止,人們在歡喜之餘,心中卻又難免升起了更大的疑惑。
麒鳴縣是什麼個水平,沒有人能比本縣的各位佛常議們更加了解,入駐一家初高連讀的實驗中學就已經讓人詫異,這麼一所大專院校擺放進來,真的是認真的嗎?
尤其是,這兩所學校還都同屬於‘佛兜雙語教育集團’這麼個教育界的新秀企業。
這就更讓人懷疑了!
‘佛兜雙語教育集團’雖然成立不到十年時間,但在整個佛律堅的名氣卻無與倫比。說是新秀,卻早已經完成了資本和名氣的雙重積累,成長為了教育界的一尊龐然大物。
從成立之始,集團便在各大城市開啟圈地模式,不但大肆建設分校,還同時經營建築地產,以學校提振樓盤熱度,再以樓盤的入駐率吸引更多的生源。
這是一個效率的團隊,更是一個實力的團隊。
也正是基於此,麒鳴縣的各大常議們才更加困惑!一個高智商的團隊不可能做傻事,那麼這個院校的建立到底存在什麼貓膩呢?
疑惑很快被解開,同時也解除了大家對於曾宏縣令能力的質疑。
新的跨市高速開工建設,其路線剛好橫穿了阻礙在麒鳴縣和麒麟市之間的那兩座大山。
待到壁障打開,從麒鳴縣經濟開發區到市府的距離甚至比麒麟市自家的高新區到市府的距離都要近上不少!
‘春江水暖鴨先知’是縣常議們的水平,而曾宏和佛兜集團卻具備了‘秋風未動蟬先覺’的能力!
這倒不是常議員們在智商上有多大的差距,隻是落後於消息的不對等罷了!
就如同佛律堅成立後崛起的商業天才們一樣,知道起風日子和風向的人永遠能等在風的前頭,次一等的天才們也可近距離感知到水溫變化而快人一步。
這是能力,更是實力。
能夠同時坐到教育和房地產道兩股強風風頭上的佛兜雙語教育集團無疑是有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