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清窺探出了華南大學碎屍案與江寧大學碎屍案的共同點凶手的專業程度之令人稱奇。
當年的江寧大學碎屍案,劉日清給出了凶手的身份刻畫外科醫生、法醫、廚師、屠夫。
這次的華南大學案更是登峰造極,凶手可謂是庖丁解牛的現實版。
他將受害者的肉體完整地從骨架上分離,然後用鋒利無比的剔肉刀將屍塊切割成薄厚為04毫米的肉片。
內臟方麵,他就比較隨意,隻是切成若乾小塊。
剩下的骨架,凶手先是用砍骨刀將脛骨、股骨、肱骨、尺骨、橈骨砍成26厘米長的小段,隨後把一條脊椎用電鋸切割成39塊。髖骨和頭骨則是被鐵錘錘擊成骨渣狀。
劉日清甚至開始懷疑這個凶手會不會就是當年江寧大學碎屍案的凶手重出江湖。
經過27年的積澱,凶手的刀法已然爐火純青,無人可及。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定屍源,明確受害者的身份。
已知受害人為女性,亞裔,年齡20到21歲,死亡時間為兩天前。
宋濟把兩天內的失蹤報案信息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竟然有76起報案的失蹤人員疑似是受害者。
楊小艾負責勘驗編號3001到3999號的屍塊,期望上麵會留下凶手的線索。
3567號屍塊到3621號屍塊拚湊出了女屍的左側乳房。
乳房的皮膚上有一個米粒大小的紅色瘢痕。
楊小艾排除了瘢痕是血跡的可能,她找來法醫劉日清,劉日清從瘢痕的形態斷定這是一枚胎記。
胎記是一個人的重要特征。
很快受害者的身份就查到了華南大學2023屆的大二學生鹿思妤。
報案人是鹿思妤的同學和輔導員,據他們描述,鹿思妤整整兩天沒有來上課,打電話也不接,問了她的家長都說不知道,輔導員擔心學生出事,所以就報了失蹤案。
華南大學的監控拍到了嫌疑人拋屍的畫麵。
由於角度和距離的緣故,隻能看見一個模糊的人影。
從監控反饋到的信息如下嫌疑人駕駛了一輛無牌照的兩輪自行車;從身形推斷嫌疑人為男性;嫌疑人對大學裡麵的安保不熟悉,否則也不會被這麼多監控拍到。
此時,在紫藤市刑警隊裡。
李鋼和孫大海犯了愁。
兩大得力乾將,李鋼的左膀右臂,關仁川和楊小艾先後被借調離開,李鋼麵對積壓成山的案卷壓力山大。
自從關仁川他們兩個加入刑警隊,李鋼基本上就不需要動腦子了,破案交給他們,抓人交給孫大海和徐忠,寫報告總結交給副隊長劉永明,李鋼隻需要統籌全局就夠了。
現在李鋼隻好重新啟用荒廢的大腦,以前的紫藤之光回來了。
李鋼表示,破案有什麼難的,沒有了主角光環又如何,按照以前的路徑走就行了。
有監控就查監控,有目擊證人就走訪目擊證人,有社會關係就摸排社會關係。
排除掉沒有作案動機、有明確不在場證明的,剩下的犯罪嫌疑人再篩一遍。
對於那種證據不充分的,先帶回隊裡,講清楚政策,先禮後兵,能讓他主動招供最好。
如果遇到拒不認罪的,那就隻能祭出殺招熬!
除了正常的睡覺時間和吃飯時間外,就把他拎到審訊室,不打你,也不罵你,就在你耳邊絮絮叨叨,反反複複重複那幾句話。
或者不說話,就那麼大眼瞪小眼地看著,你困了就吼一嗓子,你渴了就給你喝水,但是上廁所要批準。
一般心理素質差的,到這裡就撂了。
萬一遇到心理素質強的,能把李鋼熬死的那種,那就隻能寄希望於鐘玉婷和張進,找到鐵證,直接給你零口供定罪。
在關仁川來之前,李鋼辦案的邏輯基本就是上述這樣,偵破率高達94。
畢竟高智商犯罪加超高心理素質的人,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