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天1!
沒多久,東海道君的道場周圍就聚集了眾多圍觀者,東海道君心想“這個楊淩,最近氣勢太盛,正好借彼岸海壓一壓他的氣焰。”想罷,東海道君將手心中托的那隻碗往空一拋,頓時化作一麵水鏡。
“楊淩,你進入彼岸海,若能出來,我就答應你兩個要求。但你若出不來,少不了要吃點苦頭!”東海道君的語氣透著陰森。
楊淩一笑“一言為定!”駕風飛起,直接進入水鏡。水鏡微微波動了一下,又恢複安寧。
楊淩一步邁入,人已進入一片茫茫大海之上,楊淩的神識延伸出去,現大洋無邊無際。而且楊淩不辨東西南北,不知“彼岸”在哪一個方向,也不知要走多遠才能到達彼岸。
楊淩踩在水麵上,並不著急“到達彼岸”,而是安靜地思索。此時,海麵也一片平靜,波瀾不驚,水波不興,巨大的海麵,平靜如鏡。沒有任何聲音,無比安寂。
時間不知過去多久,楊淩心想“如此等待,怕要耽擱不少時間。”
此念一生,萬萬念生,原本平靜的大海,忽然波濤起伏,狂風大作。這狂風之中,有一股焦急之意,滲入楊淩的元神。楊淩心神更顯得焦躁,金光一閃,直接把楊淩心頭這些煩惱斬落。
頓時,海麵又風平浪靜。
楊淩恍然大悟“這不是海,而是我的心,心靜而海平,心動而波驚。”
楊淩心中又故意演化出種種情緒,海麵果然隨楊淩的心念生出種種情形,或狂風暴雨,或水波鱗鱗,或電閃雷鳴,等等不一。
楊淩沉吟片刻,魔域之中,元神參研“金剛結界”。沒多久,種種智慧進入楊淩心中,睜開眼後,楊淩心想“此金剛結界是佛陀智慧,破一切障礙,想必破此煩惱也非難事。”
楊淩所想煩惱,為佛門所說“三煩惱”。人有三煩惱,分彆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所謂見思,為自身一切種種見惑;塵沙煩惱,為與人世間一切交係愚昧;無明煩惱,則為阻止人們不能見到世界真如本質的根本力量。
此三種煩惱的存在,使人人愚昧。
以上,為楊淩從金剛結界中領悟的境界。楊淩悟得,若有人能斬斷見思煩惱,便是“自覺”,能成就阿羅漢果位。若有人能夠斬斷塵沙煩惱,便是“他覺”,能成就菩薩果位;若有人能夠斬斷無明煩惱,便是“覺行圓滿”,成就佛陀果位。
而三個斬斷煩惱的過程,都是所謂的“到彼岸”,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度到涅槃究竟的彼岸。斬斷三煩惱,需要大智慧,大毅力,大堅忍,大宏願。
楊淩的心中演示種種心境,冷眼旁觀海麵變化,或風暴,或平靜。金光之中,那金剛結界忽然大放光明,變化成億萬光芒,不斷融入楊淩元神之中。
楊淩感覺有種寂空的東西進入元神,又感覺元神沒有任何變化。或者說,楊淩隻是在心靈境界上有了提升,元神實力沒有絲毫改變。
楊淩雙眼似閉非閉,表情似喜非喜,身形似動非動,處於一種十分微妙的狀態。
道場周圍,東海道君時時感應“彼岸海”內的變化。剛開始,東海道君感覺彼岸海一片平靜,著實吃了一驚,心想“難道此人心境如此堅定?”
要知,即便當初四位道君進入,也都心潮起伏,難以平靜。
但很快,東海道君就感覺到波濤起伏,海麵有了變化,頓時微笑起來。
天龍道君冷冷一笑“東海,如何了?”
東海道君淡淡道“楊淩也不過如此,一進入彼岸海,立即心靈失守。”
東海道君並不知,楊淩故意演化種種心緒,觀察海麵變化,而並非心靈失守。
天龍道君聽到後,冷哼一聲,內心也有幾分憂慮,準備一旦事情不對,要讓東海放出楊淩。
楊淩這一沉思,不知不覺,外麵已過去了三日。三日中,更多的人圍觀,甚至連一些長老也跑來湊熱鬨,想瞧一瞧楊淩是不是能過去“彼岸海”。要知道,這些長老,至少也是道君級數,修為高深,但他們卻無人敢嘗試,怕進得去,出不來,從而麵上不好看。
這一日,楊淩忽然睜開眼,唱謁道“生也空,死也空,歡也空,喜也空,破!”
海麵之上的種種風暴、巨浪,瞬間消失,大海恢複平靜,前方不遠處,楊淩隱約看到一片金光,像是一方世界。
楊淩周身散出一道道金光,腳底騰起一朵金蓮,如同仙佛降世。此刻,楊淩“自覺度己”,居然成就小乘正果,得了阿羅漢果位。雖然還隻是心靈上的果位,但已經十分難得。
佛門“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楊淩有了第一覺。雖然這種覺悟幾乎完全是金剛結界起作用,但楊淩同樣受益匪淺。
此時,楊淩感覺那金剛結界已經有一部分融入元神之中,二者仍然在繼續融合。一天,兩天,又是三天,楊淩心生頓悟,低喝道“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金光一震,斬段諸緣,萬般俱寂,楊淩腳底湧出五朵金蓮,寶相莊嚴,身後現出一片佛光。此刻,楊淩的心境,借助金剛結界,達到“度他他覺”,斬斷了塵沙煩惱,成就菩薩果位。
頓時,楊淩看到前方,出現一片佛土,有億萬生靈子民。
楊淩微微一笑,這個笑容又持續了三日。
這一日,楊淩金剛結界完全與楊淩元神融合,身後變化出三圈佛光,腳下湧出九朵金蓮,口中喝謁道“頓悟真如,演化三三,斬破無明,今日大覺!”
楊淩一步踏出,足抵彼岸。
這一刹那,遠在西方靈洲,一座寶山之上。空中有散花飛天,拋散香花,地上有靈獸行走,一片金光鋪成的巨大廣場,築有一九層高台。台高九丈九尺九寸,其中盤坐一名佛陀。
這佛陀生得寶相莊嚴,蘊藏無限威勢。佛陀忽然微笑道“佛師已出,本尊今日便去。爾等好生護持靈洲,為師重返之日,便是是佛門大昌之時。”
從羅漢、菩薩、尊者、上人,諸天神人,各路鬼怪,六道眾生,紛紛朝佛陀禮拜。那佛陀笑了笑,虹化為一道金光,刺破了天空,消失不見。
九洲,大行國皇宮之中,大行皇後的寢宮中傳出一聲嬰兒啼哭。那嬰兒出生之時,滿室異香,瑞氣紛紛,漫天金光。當嬰兒出生,便睜開眼睛,目光靈動,充滿智慧。
此事驚動滿朝文武,大行後帝急匆匆趕到,抱起嬰兒,大笑道“此為我大行國吉兆!來人,傳朕旨意,大擺宴席,邀百官同賀!”
卻說楊淩一步踏出,光影破滅,人便出了彼岸海。楊淩身上的金蓮、佛光,都消失不見,仿佛南柯一夢,一切都非真實。
東海道君等人在外等候九日,第九日,東海道君忽覺心神震蕩,那高空中的“彼岸海”破滅不見,變化成一道光氣,被忽然走出的楊淩抓在手中。
東海道君麵色劇變,一臉不可思議之色,驚道“你居然出來了!這怎麼可能!”
沒有人比東海道君清楚彼岸海的威力,即使是仙尊,也未必能夠出來。而且就算出來,就必須強行破開彼岸海,而不是如此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