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這是報酬的一部分_沒有修仙天賦的我隻能重拾武道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沒有修仙天賦的我隻能重拾武道 > 第1858章 這是報酬的一部分

第1858章 這是報酬的一部分(1 / 1)

“什麼?萬世屍魔教要舉行血祭儀式?!!”

天玄外交部內,一眾大佬得知萬世屍魔教發動的血源詛咒已經奏效後,便馬不停蹄地招呼手下籌備稿件,打算立即召開新聞發布會。

然而,就在他們忙得不可開交之時,上頭突然傳來緊急通知,稱萬世屍魔教要在某巴小國內血祭上蒼,複活他們死去的聖女。

因此,要求他們先停下手頭的工作。

萬世屍魔教……要血祭蒼天複活亡魂?

外交部長等一眾領導麵麵相覷,不禁咽了咽口水,一個可怕的念頭,逐漸湧上心頭。

難道說……

如果要問近代史上哪種邪道祭祀最為出名,那麼當初在天海市舉行的那場大型血祭儀式必定首屈一指。

那是近代史上唯一一場公開擺在台麵上的血腥祭祀,當時可是震驚了全世界,作為一個天玄人,他至今仍記憶猶新。

以一個上古王朝近千萬的人口血祭上蒼,最終成功複活了天海市一役中不幸遇難的諸位死者。

那是一場神乎其神、刷新世界認知的古老祭祀,縱使充滿著原始與血腥,但卻讓全世界認識到,原來真世界上有一種偉力,可以逆亂陰陽顛倒生死。

足以載入史冊!

而那場血祭儀式的主導者,便是如今威名響徹寰宇的萬象法天宗第四道傳——陸安!

聯想到他與這場大動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一個荒誕的念頭自他們腦海中成型。

“萬世屍魔教的血祭是不是與陸安有關?!”外交部長壓低聲音詢問,生怕被外人聽見。

不是他們想象力豐富異想天開,而是結合這幾方的關係,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陸安身上。

目前已知,因為魷太人的暴動牽扯到了陸安的親朋好友,致使他親自下場,派遣一個足以毀滅太陽係的大殺器進入藍星踏平以色劣。

而萬世屍魔教的血源詛咒,大概率也出自他之手,乃借刀殺人之策。

現如今,萬世屍魔教收集千萬猶太人的屍身,欲效仿他血祭上蒼複活逝者。

那麼問題來了,這血祭之法是從何而來?

總不可能是萬世屍魔教的底蘊吧,倘若他們真有祭天之法,那條半聖瘋狗在得知自己女兒的死訊後,也不至於癲狂成那個樣子。

加上這方麵某人本身就有前科,很難不懷疑到他身上。

估計跟那啥血源詛咒一樣,血祭之法也是他給萬世屍魔教。

電話那頭沒人回他,但無言的沉默已然說明一切。

顯然。

在大部分知情人看來也是同樣的觀點。

有人或許不明白陸安為什麼要這麼做,難道就不怕這門血祭之法流傳出去引發動亂麼。

如果人人都打算血祭上蒼逆亂陰陽,那世界還不得大亂啊?

但在外交部長看來,他既然敢這麼做,大概是還藏著後手。

至於為何要給萬世屍魔教,大概是……報酬?

借他們之手鏟除魷魚人,報酬便是複活他們教派的聖女。

不管如何,估計是阻止不了了。

想到這裡,外交部門暫且放下手頭工作,關注其某巴小國的變化。

萬世屍魔教選定的血祭地點乃是在某巴境內的邊緣地帶。

這裡因為戰亂的關係,居民百姓早早就在軍隊的幫助下撤離到其他城市,徒留一座空城。

此前原本為以色劣部隊占領,但是在萬世屍魔教的大肆屠殺中,這些猶太軍隊早已變成了一具具新鮮的屍體。

值得一提的是,萬世屍魔教似乎不打算低調行事,並未嚴令禁止外來人的圍觀報道。

通過衛星直播可以清晰看見,某巴政府在這裡派遣了上百架空運客機,專門幫萬世屍魔教運送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屍體。

甚至還主動派遣軍隊維護秩序,幫助萬世屍魔教布置血祭大陣。

雖說場麵極其血腥殘忍,但無論是萬世屍魔教還是某巴軍隊,均未流露任何不適之色。

尤其是某巴人民,一個個自告奮勇幫忙搬運屍體,臉上滿是大仇得報的暢快之色。

在以色劣的侵略之下,不少人因此失去家園血親,早已對這幫魷魚人恨之入骨,能借此機會唾棄他們的屍體,自然要狠狠踩上兩腳,以解心頭之恨。

有了某巴人民的自願加入,萬世屍魔教的幾十萬弟子得以騰出手,根據教主的藍圖,用材料建造血祭上蒼的必備祭壇。

總共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命壇,材料大部分來源於魷魚人的屍骨。

建成以後規模龐大,外型類似方尖八棱塔,每一座都有九十九米之高,遠超尋常居民樓。

由於空間不足的關係,他們還把周圍的樓房全部拆除重建,換成了表麵銘刻猩紅祭文的白骨尖塔。

當白發蒼蒼的屍魔教主以驚天動地的大神通偉力,瘋狂地榨乾魷魚人屍骸,猩紅之血如決堤的江河般洶湧而出,濃烈的血腥味衝霄而起時,全世界的人都被勾起了那一段被深埋在記憶深處的過往。

血色晶簇如盛開的妖異花海鋪滿大地,仿佛一盞盞漂泊在血河之上的幽幽冥燈,指引著迷失的亡魂找尋歸家的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女主攜手後宮整治大如 亂世謀權,皇嫡孫他殺瘋了! 終極狂龍 星武紀元:開局獲得BUG級異能 華娛這個青梅有點呆 末日堡壘:我預知未來能具現 詭異遊戲:開局覺醒Bug級天賦 為氣運之子奉獻三百年後 睡前異故事 開局被領養:從每日提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