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隻一眼,唐今就看出來,這位比她還小上三歲,心思深沉又特彆能裝的七皇子,將來一定能當個合格的皇帝。
而且還是那種有野心,有抱負,能開疆拓土,想千載留名——能給她很多很多揚名機會的皇帝。
可能會稍微有點瑕疵。
比如短視、好高騖遠、急功近利——但若是君上毫無瑕疵,又怎麼能襯托出臣子的賢明可靠呢。
況七皇子尚且年幼,老皇帝應該也還能撐上個十來年,還有的是時間去磨一磨這位七皇子的性子,直至將其磨成她需要的“明主”為止。
要扶持的明主選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接近這位明主,與其交友,獲取信任了。
交友倒不難,本就同在宮學,七皇子也是個慧眼能識人的,很快唐今便跟他搭上了線。
可就在唐今打算進一步加深與這位七皇子的君臣之誼的時候,卻橫生枝節,突然冒出來了一塊攔路石。
皇子排行第五,先皇後之子,自生下來就被封為了太子的——裴令之。
裴令之此人,雖身為太子,卻並不得皇帝信重,朝中大臣對其也是觀望居多,追隨者少。
太子不入宮學,平日唐今也難得見他。
第一次見,還是唐今在陪七皇子去覲見皇帝的時候,見他於烈日炎炎之下,跪在皇帝書房外,汗濕衣襟狼狽不堪。
一國太子竟於大庭廣眾之下被如此責罰,連半分顏麵不留,足見皇帝對他有多不喜了。
不過。
在親眼見到裴令之的時候,唐今多少也能猜到,為何皇帝、朝臣都不太看好這位太子殿下了。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
可世人卻終究難逃以貌取人。
而這位太子殿下……
說句不好聽的,裴令之那張臉,合該出現在秦樓楚館勾欄瓦舍之中,而非著一身蟒袍出現在這莊重威嚴的殿上。
堂堂太子,怎可生得如此一副狐妖禍水之相?
當然,也看得出裴令之知曉自己為何被皇帝不喜,因此一身蟒袍穿得極為規整,烏黑發髻亦束得尤其端正,可惜……
如此烈日酷暑下,公子雪麵發紅,眼尾生暈,細汗流過側頸顫巍,這穿得再端莊的一身衣裳,也變作了浪蕩。
對這位太子殿下唐今沒有太多的想法,最多替他惋惜一句,生不逢時,世人偏愛以貌取人。
但。
唐今這點惋惜,很快就被裴令之給親手打消了。
說來,其實也是七皇子先嘴賤,看見太子跪在那裡狼狽不堪的模樣,不避諱也就算了,還非要上去陰陽怪氣地貶損兩句。
裴令之因還在受罰,沒法開口,就隻能目光陰冷地注視著七皇子。
太子不受寵,七皇子卻自幼就得皇帝看重,兩人是一向不對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