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多年冷待,多年懷才不遇,宣之,你說這趙萬全如今對父皇——還忠嗎?”
七皇子這麼問,便是心中有所想法了。
於目前的情況而言,拉攏一個寒門出身,遠在兗州當刺史的趙萬全,對七皇子的助益其實並不大。
——但這也隻是對目前的情況而言。
若來日七皇子登基,身邊能有像趙萬全這樣的寒門子弟被重用,必定能激勵天下庶族學子,為朝廷吸納更多的新鮮血液。
如今的朝廷說不上昏庸,但也如當今皇帝一般,散發著一股子沉沉暮氣。
朝中官員大多出身世家,投靠大族,彼此勾結站隊,有不少私心。
七皇子上位後若不能將這股暮氣除去,即便他有再多的雄心壯誌,也很難實現。
唐今清楚七皇子的想法,自然也支持他拉攏趙萬全。
至於那曾經忠心於皇帝的趙萬全,如今對皇帝還忠不忠心……
“良禽擇木,良臣擇君,殿下以誠相待,定能如願以償。”
清高自傲並不代表固執愚忠,如今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皇帝年邁,時日已不長久,若不想日後就這樣老死兗州,碌碌無為一生,趙萬全也該擇一新主了。
聽到唐今的話語,七皇子笑了笑,“便希望這位趙大人能與本王投緣吧。”
說話間,城門已近,七皇子沒有再多說什麼,坐回馬車裡開始整理衣冠。
車隊駛至城門前緩緩停下,趙萬全帶著一眾官吏朝隊伍走來,在與隊伍前頭的幾位禮官交接確認過後,便帶著三名官吏來到了七皇子的馬車邊。
瞧著不過三十來歲的儒雅書生身形中等,留著一把短山羊胡須,來到馬車旁,他便拱手躬身,高聲行禮
“臣,兗州刺史趙萬全,攜兗州彆駕、長史、司馬,拜見豫王。”
七皇子也未拿喬,整理好衣冠便走下馬車,扶起了趙萬全,“趙大人不必多禮,此次泰山之行還需趙大人多加幫襯才是。”
趙萬全連忙躬身,“不敢、不敢……”
二人相聊了幾句,話題也轉到了入城之事上。
泰山祭告定於八月初十,而今才不過八月初六。
車隊已入兗州,再要去往泰山也不過就是一日的時間。
泰山那邊該準備的早都已經讓人準備好了,就算提前兩日去以表重視,這車隊也還能在城中多歇上一日。
“下臣也還有一些事務需向下麵人交代,還請豫王殿下及各位大人在城中歇上一日的時間,等過了明日,再行出發前往泰山。”
這倒沒什麼,本來車隊連著趕了幾日的路,隊伍中有些老臣們都累了,也正是該休息一番的時候,七皇子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趙萬全鬆了一口氣,但很快又麵露窘態欲言又止。
看他這模樣,七皇子自然追問“趙大人,可還有什麼事要說?”
趙萬全歎上一聲,拱手道罪“回殿下,照規矩來說,應當讓殿下及各位大人一同入住城中驛館,可城中驛館條件實在簡陋,房舍亦不夠數目……”
“哦?那趙大人的意思是?”
“若殿下不嫌棄,刺史府中倒還有四五間空房。”
七皇子擰眉思索片刻,回頭點出了五位老臣的姓名,“便這幾位大人去刺史府落腳吧,本王入住驛館便是。”
趙萬全都還沒說什麼,那幾個老臣便連連推拒,不敢接受,“臣等為臣子者,怎可居殿下之上?”
見此情形,趙萬全也開口勸說七皇子入住刺史府,七皇子推拒不能,最終也就接受了。
就這樣,隊伍分為兩撥,七皇子帶著幾位老臣隨趙萬全前往刺史府,而剩下的官員們則在兗州彆駕的帶領下,前往城中驛站。
重新坐回馬車裡前,七皇子和唐今抬了抬手,示意晚點會讓人來接她——
趙萬全肯定要給他們擺一場接風宴的,她住不進刺史府,跟著吃頓飯也不錯啊。
唐今笑了笑,讓七皇子自己吃好便是。
七皇子歎了口氣,也沒強求了。
在七皇子坐回馬車裡後,車隊也開始正式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