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剩下陳墨維還在發呆。
現在已經是95年了,96年的時候,大學的畢業生,是沒有工作的。
這也意味著,政府的職位已經不夠用了。
要為那麼多的學生做工作,實在是太難了。
也就是說,早在9495年的時候,就有這種跡象了。
很多人,即便是被政府安排到了一個好的工作崗位上,也沒有一個好的工作。
再加上最近出海的熱潮。
誰都不想被分到隊伍裡。
陳墨維說的隻是普通的情況,但如果是名校畢業的話,那就太搶手了。
陳墨維想要從海城開始招收學生,已經很困難了。
之所以不走這條路,就是為了節省時間。
現在看來,倒是不用擔心了。
想到這裡,陳墨維鬆了一口氣。
定了定神,她立刻訂了一張飛機,第二天就飛到了海城。
從這裡到海城有一段距離,陳墨維選擇海城就是看中了那裡的環境相對寬鬆,而且這裡的名牌大學也多一些。
現在的大學生,心態也會變得更為開明,對於到一家私營企業工作,或許會比較輕鬆。
陳墨維獨自一人來到了海城,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到畢業季節,所以陳墨維也就沒有辦法再繼續招收下去了。
陳墨維在門衛的幫助下,很快就在學校裡找到了一個師範類的畢業生。
沒過多久,陳墨維便找到了幾個不錯的導師。
陳墨維給他的薪水,可不是一般的高。
一個月1000。
本來還在猶豫的大學生,一聽這話,立刻就來了興趣。
等你畢業了,每個月能拿到1000元。
陳墨維也是下了大本錢,連住處都給他安排好了。
不僅如此,陳墨維還放出話來,這次招收的名額,就是十個。
沒過多久,報名人數就達到了上限。
陳墨維的計劃,並不僅僅是招收學員,而是麵向整個社會。
而在外麵找工作,就更容易了,隻需要在報紙上刊登就行了。
這樣不僅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也能讓所有人知道,陳墨維口中的十大學府,其實就是從十大學府裡走出來的。
經過了這次的招聘,已經有不少人來參加了。
花城的人才儲備還是很豐富的。
分分鐘就能招募到一批。
再加上陳墨維給出的底薪實在是太高了,很少有人能夠抵擋得住。
吳雙雙見陳墨維如此高效的招攬人才,心裡也是有些驚訝。
這就有點讓人驚訝了。
同時,他對陳墨維也很是欣賞。
但國內的教師有了,海外的教師怎麼辦?
這個國家,確實有一些外國人。不過陳墨維認為,隻要對方不是老外,他都能接受。
好多外國的廢物,都是廢物中的廢物。
這種人不但沒辦法給自己的同學帶來幫助,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種人陳墨維非常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