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將禮部之前給十五皇子和十五公主擬的名字給朕拿過來。”
秦至批完了折子,正要休息,便想起來說道。
“是,陛下。”
張德禮很快將禮部擬好的名冊呈遞了上去,秦至掃了一眼,便發現了其中的亮點,他輕笑了一聲,“都有誰插了手?去查。”
“玳”、“瑁”、“玳瑁”者,龜類也,生南海,其甲為飾物。
兩個字放在一起出現讓人選擇,很容易會令人忽略掉其中隱含的寓意。
“玳”者,玉類也,似龜之美物也,文采之象也,取作人名,冀其德若美玉之純,壽同南海靈龜之永,才有錦繡之華。
完全沒有問題。
問題出在“瑁”字中,“瑁”者,說是瑞玉之屬,承禮信之征,確實如此,但“瑁”乃是帝王所執的玉器,用以覆諸侯的圭的寓意,被刻意略去了。
若不學無術些,疏忽了,就會被蒙蔽了。
看著所擬的一個個名字,秦至歎了一聲,這提名之人倒是將他之前給皇子們取名字的惰性算好了。
他從未取過有似玉的石頭之意的、有瑕疵之玉寓意的名字給哪個皇子。
這份名單裡,除了“玳”、“瑁”二字,儘是這些。
秦至猜他們都想好了理由了。
無非就是在十四皇子降生前,宮中一個接一個的公主的生,已有十年未有誕下皇子了。
十四皇子一降生,他們欣喜若狂,連夜絞儘腦汁為十四皇子擬定了許多寓意好的名字,呈上給了陛下案頭。
以至於到十五皇子這,玉屬之字,已經沒有多少好字可用了。
他們又不好將擬給了十四皇子的名單重複一遍給十五皇子用。
怎麼說都有理由。
“陛下,可是這擬好的名字有什麼問題?”
張德禮接過親手斟了一杯陽羨茶奉了上去,見秦至並未發怒,小心翼翼地問道。
“好得很。”秦至笑著飲下茶。
十五皇子才出生沒多久,便有人想起太子出生的瑕疵了。
又是“代”,又是“瑁”的。
看來,十四皇子的出生,不僅僅是苗家期盼著的。
皇後這一胎懷了一男一女的風傳出來,懷的月份比皇後大的苗禾青、苗悅己、阿蘭若,不論是誰生出皇子來,下麵對皇後這胎有想法的人,已經給他們準備上倍數之前給皇子擬定名字的數量。
“去將禮部給十四皇子擬定的名字的單子取過來。”秦至放下茶盞吩咐道。
秦至接過單子,展開來,掃了一眼,扔給了張德禮。
“你看看,你看看,這禮部的官員給十四皇子擬的名字,比十五皇子整整多了幾頁紙。”
“陛下息怒。”
“這些滑頭是算準了朕給皇子取名的規律嗎?朕沒有當即給十四皇子取名,所以至少要拖到周歲?”
“除了名字,還有折子,好幾份催促朕給龍鳳呈祥的吉兆十五皇子和十五公主取名的折子,此前頗受他們青睞的十四皇子卻在也無人提起了,欽天監說十五皇子和十五公主的名字最好有關聯的折子,你說這些人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