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武三國!
太陽西斜,洛陽,蔡府。
說實話,袁基真的一點也不想來這個地方,但誰讓這個倔老頭是自己的恩師,還是自己的嶽父,今日一彆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所以臨走前還是要見一下他的。
袁基歎了一口氣,硬著頭皮走上前,敲了敲門。
管家蔡伯小心翼翼的打開門,看到是袁基後,連忙小聲說道“姑爺,老爺從下朝回來後就開始發火,如今正在氣頭上,你要不改天再來。”
袁基還沒有開口說話,就聽見蔡邕暴怒的聲音從府內傳了出來。
“改什麼改,逆徒還不給老夫滾進來,今日你要是不給老夫個解釋,老夫必不會與你善罷甘休!”
袁基無奈的歎了口氣,對著蔡伯苦笑一下,既然無法避免那還是早點說清楚的好,於是大步走進了蔡府。
來到蔡邕書房,入眼可見的是一地七零八落的雜物,不過案幾的竹簡和手稿卻絲毫沒有淩亂,蔡邕坐在案幾後一臉憤怒的盯著袁基。
“老師這又是發的什麼脾氣呀?可是有誰惹到了老師,告訴學生,學生幫老師教訓那個人!”
袁基陪著笑臉將地上的東西一一撿起整理好,放回蔡邕案幾上。
聽到袁基話,蔡邕猛地一拍案幾站起身來,指著袁基厲喝一聲。
“袁天臨,老夫沒有在和你說笑,今日,你要是不給老夫個合理的解釋,就休怪老夫不念師生之誼,翁婿之情了!”
袁基的笑容也漸漸收斂起來,來到案幾的另一側與蔡邕麵對麵,恭敬的行了一禮後,坐了下來。
“老師,你認為,今天的情形,學生有選擇嗎?”
“屁話,這就是你的答案,一個沒有選擇,你很無奈,你是當老夫老糊塗了嗎!”
哪知道蔡邕聽後更加的暴怒,氣的連心愛的竹簡書籍都掃到了地上。
“老師稍安勿躁,先聽聽學生的回答再說。”
“好,你說,老夫聽著,老夫到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麼花來!”
袁基隨手釋放了一道能量罩將整個書房籠罩了起來,隔絕了所有氣息。
“老師,你可知道此次學生離開洛陽清剿黃巾用了多長時間?”
蔡邕聽後想了想,說道“老夫記得不到一年時間,大概七八個月左右。”
“沒錯,可是老師知道洛陽在這七八個月之內,發生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嗎?”
蔡邕眉頭皺了皺,袁基也不等蔡邕回答,繼續開口說道“學生來告訴老師,我袁氏門生被撤職或調離京畿之地足足有二十七人,而頂替他們的全是一些新的麵孔,既不是士族,也不是太學生,更不是黨人,全是一些普通的良家子,老師可想得通這背後是何原因?”
蔡邕聽後眉頭皺的更緊了,雖然蔡邕學識過人,但論及政治上的敏感程度,蔡邕差了不止一籌。
“老夫不知,你知道原因是什麼?”
袁基輕歎一口氣,繼續說道“我袁氏這二十七名門生,每年考核無一不是得到甲字上等評定的官員,但卻全部被調離了京畿之地!”
“這一看就知道非常不合理,但這麼不合理的事卻真的就這樣發生了!”
“學生說句犯上的話,普天之下敢這樣動我袁氏門生的人,不多,就連弘農楊氏也不行,所以幕後之人老師應該能猜到吧。”
蔡邕皺著眉頭,不確定的說道“你的意思是,陛下?”
袁基盯著蔡邕的雙眼,認真的點了點頭。
“沒錯,這些頂替的人,既不是士族,也不是太學生,也不是黨人,這也就代表著推他們上位的不是這幾方勢力,能做到這些的就隻有充當陛下眼線的宦官一黨了。”
“宦官!”蔡邕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滿和不屑。
“老師切勿小看這些宦官,遠的不說,就說先帝時期的曹節等人,連陳蕃和竇武等人都敗在曹節等人手中,可見若是這些宦官做大後將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更不要說,如今,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勢力可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陛下的意思,要不然就憑他們如何能撤換我袁氏門生。”
“老師現在可明白這件事代表著什麼嗎?”
聽到這裡,蔡邕神色有些嚴肅,低聲問道“陛下容不下袁氏了?”
袁基點了點頭,無奈的說道“沒錯,陛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少年天子了,而袁氏也不僅僅是當初那個四世三公的袁氏了,而是擁有了大將軍的袁氏,掌管天下兵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而且學生還剿滅了席卷天下的黃巾儘得民心,這是什麼概念?”
“功高震主,一呼百應呀!”
“老師,你說陛下如何能容忍袁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