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早知如此,我就不來太平關了。”
雷萬春歎息一聲,不再和李白爭辯。
按照大唐律製,監軍確實有權利約束三軍主將。
曆史上的哥舒翰出戰潼關,全軍覆沒,就是被李隆基派遣的監軍逼迫出了潼關與叛軍決戰,最終將二十萬大軍葬送。
接下來,李白完全掌控了兵權,並按照自己的策劃在山穀中間的平地安營紮寨,以營寨為牆阻擋李欽南撤。
紮營完畢,李白又派出三千人,在營寨南邊挖了一條寬兩丈,深七尺的壕溝,布置了大量的鹿角和荊棘。
經過了三四天的忙碌,李白心目中的防禦工事部署完畢。
這讓他很是得意,背負雙手視察的時候撫須大笑。
“此戰乃是我李白揚名立萬之地,等全殲了李欽兵團,世人就會知道我李白不僅會寫詩,還會用兵!
等將來太平時候,我要著一部兵書,名字就叫做《太白兵法》,將來定然足以媲美《孫子兵法》。”
跟在李白身後的幾個將校有些聽不下去,但奈何李白名氣太大,說話的時候一套一套的,就連皇帝都要讓他三分,也隻能各自硬著頭皮恭維。
“嗬嗬……太白先生能文能武,將來的成就說不定能趕上衛國公!”
“就是、就是,說不定太白先生還能進淩煙閣呢!”
“太白先生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將來必然是做宰相的人,我等將來還要承蒙關照!”
李白撫須大笑:“什麼叫下馬能賦詩,難道我李白在馬上不能賦詩嗎?”
眾人哄笑。
“哈哈……太白先生真逗,論文采你是天下第二,在馬上當然一樣能賦詩。”
李白頓時不乾了:“適才哪個說我的文采第二?難道不知道我謫仙人的稱號,我李白要是第二,誰敢稱第一?”
有個頭鐵的校尉答道:“應該聖人第一吧?”
李白頓時沒了脾氣,咋了咋舌:“你說的很對,明日你率領手下的士卒繼續加深壕溝,再挖寬一丈。”
“啊?”
這名校尉欲哭無淚。
天寒地凍,這條壕溝是三千人一起動手,挖了兩三天才修好的。
自己手下隻有五百人,再加寬一丈,怕是要直接累癱了!
等李白走後,這名校尉跺腳歎氣:“唉……這人的度量要是像酒量一樣就好了!”
是夜,起了大風,飛沙走石。
一支勁旅踏著夜色,人緘口,馬摘鈴,借著大風的掩護悄悄逼近了李白大營。
為首一名身高六尺,體型健碩的武將,正是左驍衛中郎將李光弼。
原來得知李瑛率部進攻太原之後,李光弼向蘇慶節獻計,願意率領一支人馬北上,前往丹州境內攻占河東道與關內道的交通要道,切斷李瑛的輜重補給。
蘇慶節急於將功贖罪,當即同意了李光弼的請求,並撥給他五千兵馬,讓他北上丹州。
李光弼率部離開原州,向東走了六七天,抵達汾川縣的時候接到噩耗,李瑛已經攻破了太原。
太原乃是大唐三都之一,城內有大量的糧食甲胄,補給比靈州還要多,再切斷路線已經失去了意義。
但李光弼不想無功而返,於是派遣斥候前往晉州刺探消息,得知李欽率部退守臨汾,同時發現有一支萬餘人的兵馬占據了太平關,切斷了李欽的退路。
李光弼敏銳的發現,李欽被包圍了。
如果沒有援兵,那麼用不了太久,李欽定會全軍覆沒。
於是,李光弼決定渡河偷襲太平關的“叛軍”,為李欽解圍。
此刻正值三九時節,滴水成冰。
黃河上結了厚厚的冰淩,李光弼下令在河麵上搭設浮橋,神不知鬼不覺的偷渡黃河,來到了河東的慈州境內。
得知叛軍在太平關穀口紮營,李光弼喜出望外,暗自慶幸天賜大功。
他當即率領五千精兵翻越姑射山,悄悄摸到了李白軍的背後,並趁著大風的掩護,悄悄逼近寨柵。
李白把防禦重心放在了營寨南麵,在北麵隻是堆積了少許的鹿角與拒馬,被長安軍輕鬆挑開。
“全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