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了八千人?”
李瑛聽完這個噩耗之後,嘴角發乾,心中苦澀無比。
這場太平關慘敗,是李瑛自起兵以來的第一場敗仗,確實讓他心中頗為不是滋味。
八千,這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命!
造成這場慘敗的重要原因就是李白這個監軍的決定,而李白這個監軍又是李瑛所任命。
也就是說,太平關之戰,李瑛犯了用人不明的錯誤。
“陣亡的將士大多數都是河東子弟,傳朕旨意,對這些家眷從重撫恤,每人發撫恤金三萬錢。
若是家眷耕地,則免除十年賦稅,若是經商,同樣免除十年賦稅。”
李瑛心情沉重的對李泌下達了指示。
李泌躬身領命:“臣謹遵聖諭。”
“你說是由於李白堅持在山穀中間紮營,導致被劫營,可是屬實?”
顏杲卿對李白的決定很是生氣,一臉嚴肅的質問雷萬春。
“末將所言句句屬實,不敢欺騙顏相。”
雷萬春本來想說“翻越羊角山的時候就因為李白固執己見,導致摔死了幾十個,凍傷了數百人。”
但又覺得這樣做落井下石,雷萬春最終把這件事爛在了肚子裡。
“末將身為主將,未能堅持主見,又疏於防範,導致損兵折將,願受懲罰!”
雷萬春痛哭流涕的跪在李瑛麵前請罪,“請陛下殺了雷萬春,以正軍法!”
“唉……起來吧!”
李瑛歎息一聲,彎腰把雷萬春扶起來。
“朕讓李白做監軍,本來是想讓他撈點功績,從沒想過讓他當家做主。卻忽略了他強勢桀驁的性格,說起來是怪朕用人不明!”
再退一步說,就連史思明、安祿山都打不過李光弼,更彆說李白和雷萬春了……
放在整個大唐曆史,論軍事能力李光弼都是前幾名的存在,換了其他人做主帥,怕是也會被李光弼打爆。
李白自負的插手軍事安排固然是太平關慘敗的罪魁禍首,但換了彆人做主將,就能保證不敗在李光弼的手下嗎?
一路吊打封常清、高仙芝的史思明、蔡希德被李光弼虐的像個孫子一樣。
太原防禦戰,李光弼以八千對十萬,固守一年,還反殺了七萬叛軍,直殺的太原城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隻是因為李光弼後來擁兵不朝的汙點,所以曆朝曆代不願意宣傳他的事跡,以至於讓人輕視了他的實力。
雷萬春能在困境中帶出兩千人來,也足以說明他的勇猛,換了武力稍差的將領,說不定就全軍覆沒了。
李白和雷萬春在李光弼手下慘敗,換了杜希望、安思順、夫蒙靈察等人應戰,誰又能保證不敗在李光弼手下?
想到這裡,李瑛內心的自責又稍微減輕了一些。
如果說李光弼是盛唐t0級彆的存在,那杜希望最多t1,安思順,夫蒙靈察t2,在兵力相等的情況下,大概率會敗在李光弼的手下。
這也讓李瑛明白了一點,自己對收複長安有點過於樂觀了。
保守估計,李光弼加入長安陣營,至少會讓李瑛收複長安的時間延長半年。
這也讓李瑛意識到自己並沒有主角光環庇佑,不會靠著造世主的偏愛所向披靡,在以後的戰事中必須謹慎對待。
短暫的走神之後,李瑛重新返回龍椅坐下,緩聲說道。
“不過,你雷萬春畢竟是三軍主將,全軍幾乎覆沒,自是難辭其咎!
朕現在把你降為五品的遊擊將軍,罰俸祿一年,你可認罰?”
“多謝聖人不殺之恩,臣定當誓死相報,將功贖罪!”
雷萬春涕泗橫流,再次跪地請罪。
“前幾天咱們還提起這個李光弼,沒想到今天就遭遇了他的當頭棒喝!”
顏杲卿感慨不已,“這個李光弼有點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