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雷。”
“陳自強。”
“孫玉梅。”
“張哥,陳哥,孫姐。”
孫玉梅大咧咧笑道:“老六,你都喊我孫姐了,可彆到時候忘記關照孫姐。”
“一定一定,等我釣到魚就一定過來。”
得到李有福的保證,幾人都很開心。
“老六,你要的茅台都在這了,供銷社隻有12瓶,如果你還要的話,就隻能到其他供銷社買。”
“或者你等幾天,這邊補完貨你在來買也行。”
李有福點了點頭,“彆的供銷社我也不熟,還是等你們補完貨我在來。”
“馬姐,我這裡還有一些彆的票,我在拿點汾酒和杜康。”
李有福又拿出一些乙級酒票。
幾人眼睛都看直了。
“好家夥,這就是你說的一點?”
孫玉梅沒好氣回了個“等著!”
又跟著陳自強幾人,一來一回搬了好幾趟。
“茅台12瓶,杜康10瓶,汾酒5瓶,華子20包,大前門6包,布袋10個……”
這個時候的錢是真值錢,所有東西加一塊都不到100元。
李有福給了錢票,在幾人的幫助下,將東西裝進竹筐,裝不下的全部綁在自行車後座。
“老六,路上慢點,彆磕壞了。”
“沒事,我路上騎慢點,謝謝馬姐提醒。”
“陳哥,張哥,王主任那我就先走了,過幾天我再來。”
幾人自然清楚李有福說的過幾天是什麼意思,臉上全是笑容。
目送著李有福消失在視野,這才重新回到崗位。
李有福自然不用說,哼著小曲將車騎到沒人的地方,把所有東西全部收進空間。
原本走路需要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李有福騎自行車隻用了20分鐘就到了鎮上。
他沒停留,繼續騎車朝李家村的方向。
快接近村口的時候,才把自行車收進空間。
做這一切,李有福已經是輕車熟路。
又從空間裡裝了30斤大米,30斤白麵,三種酒各裝了2瓶,手裡提著2條魚。
“爺奶,我來看你們了。”
“金孫你咋又提著魚,上次的肉都還沒有吃完。”
老太太一邊埋怨著,一邊把李有福迎進院子。
“老頭子快出來,金孫來了。”
看到李山根的身影,老太太嘟囔著,“還不趕緊拿凳子。”
“金孫,你先把筐子放下坐著歇會,奶奶去給你倒水喝。”
李有福笑道:“怎麼沒看見狗蛋,二蛋。”
“兩個小兔崽子不知道上哪匪去了,一玩就沒見人影,你二嬸去挖野菜,你二叔還在山腳挑水。”
“金孫喝水!”
李有福也沒嫌棄,接過搪瓷缸“哐哐”猛灌了幾大口水。
李山根詢問,“你這又上哪去了?”
“剛從縣城回來。”
“你去縣城了?”
李有福點了點頭,“爺奶,我從縣城換了點糧食給你們拿過來,在外麵可千萬彆亂說。”
“你咋不自己留著。”
“家裡留的有,這些是我拿來孝敬你二老的,等吃完了你跟我說,我在給你們拿。”
隨著李有福從竹筐裡掏出的東西越來越多,兩位老人張大了嘴,半天合不攏。
“30斤大米,30斤白麵,還有6瓶高檔白酒。”
李山根表情嚴肅,“有福,這些……”
沒等他說完,李有福打斷道:“爺爺你放心,這些都是正當來路,是我用釣的魚換的。”
“咱們缺糧食,城裡的工人有定量,他們不缺糧食隻是缺肉。”
“鎮上收購站大魚每斤4毛5一斤,小點的魚也要3毛5一斤。”
“這麼高?”
李老頭和老太太驚呆了。
李山根猛的抽了口旱煙,“生產隊養的豬公社收上去才給4毛5一斤,豬肉還趕不上魚?”
“金孫你沒弄錯吧?雞蛋一個才三分錢。”
李有福的話顛覆了兩老人的三觀。
誰也沒想到魚肉會這麼貴。
李有福開口解釋,“爺奶,你們說的價格是完成公社生產任務給出的收購價。”
“而我釣的魚不屬於生產任務,價格就隨著市場波動,需要的多了價格就高,需要的少了價格就低。”
這些知識放在後世,一個小學畢業的人都懂。
但在這個年代,起碼80以上的人不明白,什麼叫計劃物資和計劃外物資。
李老漢聽不懂這些,仔細看著李有福,“大孫子,爺爺就問你,會不會犯錯誤?”
“這點爺爺放心好了。”
“你孫子我不偷不搶,釣魚全憑本事,要是嫉妒眼紅他們也可以去釣魚換東西。”
“爺奶,換我這些東西的人,是供銷社的主任,是研究所的乾部。”
“要是犯錯誤的話,他們也不可能跟我換,我隻是個農民,他們可是端著鐵飯碗。”
李有福半真半假的說完,兩人臉色轉喜。
其實根本經不住推敲,打開大米白麵的袋子,誰家糧食有這麼純粹,就連精米麵都做不到。
“我家金孫是有大本事的人。”老太太連連誇讚,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
李山根一臉傲嬌,“也不看看是誰的種。”
李有福不好打擊他,要不是換了個芯子,你還敢說出這樣的話?
“爺爺,旱煙你以後少抽一點,這個你也拿著。”
李有福又拿了兩包中華,兩包大前門遞了過去。
“這都是好煙。”
“老子我這輩子還沒抽過帶過濾嘴的煙,今天是沾了我大孫子的福氣。”
“你比你老子強多了。”
李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