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住著一對夫婦,他們膝下有個兩歲的女兒。
但他們窮困潦倒,連吃的東西都沒有。
繈褓中的女兒餓得哇哇大哭。
夫婦中的男方是個樵夫,他靠著出門砍柴換錢來養活全家。
這天他的麵前出現了一個高大且金光閃閃的女人。
她頭戴星星般閃耀的王冠,神情威嚴且肅穆:“我是聖母瑪麗亞,耶穌基督的母親。
你們太窮了,請把孩子交給我,我願意撫養她直至成人。從今往後我就是她的母親。”
樵夫不敢反抗,不顧妻子的反對將女兒帶到聖母身邊。
聖母將女孩兒帶進了天國,在那兒吃好喝好睡好。
吃的是五層蛋糕塔,喝的是最新鮮的純牛奶,身邊有一堆小天使陪玩兒。
說實話,比在窮得用樹根填飽肚子的母父身邊快樂多了。
吳語杉翹著一隻腿搖晃,她剛吃完水果撻,這會兒正躺在星河旁消化食物。
當她醒來的時候就在這兒了,嘴裡還彌漫著青提的香味。
記憶伴隨著果香一起湧進她的腦海,原來是《聖母瑪麗亞的孩子》。
這個故事與《藍胡子》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將女人拉入秩序中。
大約就是扮演秩序維護者的角色,例如聖母和藍胡子,出門後讓作為客體的女人守門。
還要特地告訴她:“不要打開第十三道門。”
如果真的不想她打開那扇門,不說就行了,可偏偏要告訴她。
不僅告訴她,還特地將鑰匙交給她保管。
好奇心的驅使下她還是打開了,被金光刺傷了眼睛,她感到無比害怕。
害怕來源於門裡三位一體的神靈本尊,同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女孩伸出手指觸碰。
手指變成了金色。
這件事成為了女孩揮之不去的夢魘,她帶著愧疚和心虛被趕走了。
再後來的故事想必都能猜到,無非是她的後半生極其淒慘,要不斷遭遇意外和打擊。
而秩序守護者會在她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出現,開啟她說話的能力。
不斷逼問她:“你有沒有打開那扇門?”
女孩當然一直說沒有。
於是秩序守護者帶走她的孩子,還讓民眾將她綁上火刑架審判。
在烈火即將燃燒她的身體時,她終於承認了自己打開了第十三道門。
這才使得她死裡逃生,獲得幸福快樂的一生。
小時候看故事時,吳語杉以為故事要教會孩子不要說謊。
現在回想起來,這就是一場針對女性的【服從性測試】。
無論是藍胡子還是聖母,都是父權的代言人。
上至她們,中至阻攔女孩的小天使,下至叫囂的工具人民眾,一切都是為了讓看到這篇童話的女人不知不覺學會聽話。
尤其是不能撒謊。
可故事是真實的嗎?並不是,否則應該被稱作“新聞”。
那麼寫故事的人是不是也在撒謊?他們成了故事裡的客體,按道理說,也應該綁上絞刑架。
如果有人按著他們的頭說:“你老實交代,故事是真是假?”
要是真的,他們應該被審判。
要是假的,女人何必聽從他們的惡意恐嚇。
吳語杉記得,小時候看的故事書中有關於這篇故事的解讀。
說那扇門意味著貞潔,女孩的手在觸碰門的瞬間變成了金色,也在隱喻少女自慰。
“簡直狗屁不通。”吳語杉罵道。
要說《藍胡子》還讓她舒服一點,畢竟裡麵那個垃圾是男人。
可這篇故事裡,父權代言人竟然是聖母,她的行為在任何人眼中看來都能算得上是殘忍。
將殘忍的行為按在女人頭上,將偉大的行為冠在他們自己身上,是男人最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