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永恒號時隔近兩年才粉墨登場時的主要變化。
升級到+24的永恒號,現在艦長18公裡,寬700米,主艦體厚度在450米,艦體後部流線型塔台凸出艦體最高200米,總重則是達到了驚人的7千萬噸。
沒錯,單位就是千萬噸。
彆看從1公裡長放大到18公裡,還沒翻上一倍,但體積的增幅卻是整整7倍!
這就好像是昆蟲的外骨骼,當昆蟲長大時,它們的外骨骼並不會等比例放大,而是會根據長寬高這種三次方來相應變厚,否則等比例放大後的蟲子會因為“變脆”,從而支撐不起自己沉重的體型。
永恒號也是同樣的道理,史無前例的大小,帶來的是更為厚實的艦體外殼以及複雜無比的內部支撐結構。
光是越來越趨近於白矮星材質的類電子簡並態外殼,全艦的平均厚度就達到了接近50米,再加上各種重量動輒幾十上百萬噸的艦載設備,全艦相當於一口氣吃成成了個巨型胖子。
就比方說位於橫截麵為倒馬鞍形艦體下方的那門15公裡長的“震天弓”,算上其附帶的各種係統,光是這一門巨炮就重達一千萬噸。
哦對了,這東西現在已經不是原先的電磁炮,而是被邱睿改造成了殺傷力更恐怖的巨型陽電子炮。
陽電子也就是正電子。
其毀傷原理是,將正電子加速投射到目標物體上,使得正電子在擊中目標後與負電子產生高能湮滅,從而達到毀傷的效果。
眾所周知,電子是帶有負電荷的,那麼如此之多的正電子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其實人類對於正電子的探索早在百年以前就開始了。
1928年時,保羅·狄拉克在解釋粒子自旋來源的過程中,就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
在之後的1932年,由卡爾·戴維·安德森首次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正電子。
但科學家們對宇宙射線和原子核衰變過程中,產生的極少量正電子並不滿足,因此大量製造正電子的技術,一直處於科學研究前沿。
量子場論認為,正負粒子對間湮滅產生光子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可逆的。
不過要想實現這一逆過程,就需要足夠能量的光子,或是有足夠強大的電磁場、從真空中“拽出”正負粒子對。
1951年時,朱利安·西摩·施溫格使用固有時方法,對恒定電場的拉格朗日量進行積分,得到了正負電子對產生的概率和產生電子對的最低極限場強,即施溫格極限場強。
施溫格場強是真空撕裂的場強,人類基本沒有任何手段能做到這樣強的恒定電場,即便是邱睿現在也束手無策。
但是聰明的科學家們又想到了,既然無法做到恒定場,那是不是可以用激光獲得強大的瞬間電場。
光子是交替變化的電磁場,在不考慮qed非線性效應的情況下,光子的振幅正比於瞬時電場峰值強度。
因此,超高功率的激光有可能製造出接近施溫格極限強度的電場,隻不過哪怕近些年來海藍星的科技大爆發,世界上最強的激光強度仍然還差5個數量級才有可能達到最低標準。
不過這對於已經具備第二代氘氦3聚變、甚至就連第三代氘硼聚變樣機都已經拿到手的邱睿來說,難度就沒那麼大了。
另外他還在消化了反物質電池相關技術的基礎上,合理改善了製備流程。
簡單來說,全新的震天弓在蓄力階段,使用一束超強激光和一束超高能電子束,同時撞擊超高密度的等離子體,由兩個光子在電場中碰撞原理,產生正負電子對。
這種方式產生的電子對上限,幾乎快達到了施溫格極限的程度,區彆在於持續時間很短。
震天弓的中後部是正電子生成器,有兩台超高功率光束注入器,一個注入高能激光,另一個注入超高能電子束。
順帶一提,該高能激光由144台大型非線形晶體共同激發,就算把這套裝置原模原樣拿到甲板上,那威力也妥妥是主炮級彆的。
兩台注入器連接著的部分,叫真空捕獲管,內部會在激發前灌滿超高密度的高溫等離子體。
被轟擊的超高密度等離子從哪來呢?
答案很簡單:從阿努納奇被擊斷成兩截的那艘納達卡級上,搜刮來的氘硼聚變裝置。
是的,邱睿並沒有簡單將這台功率超高的能源設備簡單用來產能,而是改造成了武器的一部分。
真空捕獲管再往前、占據炮身一多半長度的部分,是超導加速炮管,是最終加速正電子的裝置。
被轉換為正電子洪流的“炮彈”,會在這一大截炮管的加速下,達到光速的25。
另外由於工作環境過於苛刻,每次激發後,真空管都需要進行更換,看起來就傳統火炮發射完會退彈殼一樣,相當有儀式感。
唯一的區彆在於,這枚彈殼稍微有點大,差不多直徑100米、長50米左右。
而之所以會采用隻能湮滅電子的正電子,而並非更高一級能直接湮滅原子的反物質原子核,是因為邱睿在仔細分析了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後發現,反物質原子核不是造不出來,而是生成能達到太空武器級的密度難度太大,另外即便能做到,成本也會高的嚇死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